刁少華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中,而且正在以難以想象的勢頭沖擊著傳統行業。在教育行業,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對教育需求。依托于互聯網,混合式教學越來越體現出它的靈活性、有效性,本文探討了以技工院校模具設計課程教學為例,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具體教學實施過程。
【關鍵詞】互聯網 混合式教學 模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212-01
“混合式教學”是將傳統學習理念與E-learning純技術學習理念相結合提出的,是對網絡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兩種教學方式的混合,這種模式現今已引起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也如火如荼,尤其是工科專業,由于其課程體系的專業性使教學改革難度加大,本文就以模具設計的軟件課程為例,進行一次教改初探。
一、混合式教學方式在模具設計教學中的實施
《模具CAD/CAM設計》是基于UG軟件平臺應用Moldwizard模塊進行模具設計的一體化軟件課程,該課程的學習需要具備理論專業知識作為鋪墊。學生已經進行了《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UG6.0項目教程》課程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軟件的實操經驗。教材以 “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方式,將每個項目分解為多個任務,便于開展微課教學,項目驅動法學習方式,具體教學項目如下:如右圖產品,材料為ABS,收縮率為1.005,采用UG注塑模具設計模塊的分模,型腔、型芯有哪些創建形式?
整個教學實施過程分為三個環節:
(一)線上自主交互學習
依據本課題教學項目的重難點,制作了個6相關教學視頻,依次為微課程1主要解決知識鋪墊問題、微課程2-4將教學項目分解為3個子任務演示視頻、微課程5-6進行拓展知識鞏固,拓展。每個視頻配套有課前任務指導書,并將其發布到教師本人的公眾微信平臺,學生可關注公眾號,在網上依次觀看教學視頻,填寫任務指導書。該部分的學習屬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階段,有效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
(二)課堂面授
采用翻轉課堂的學習模式,通過項目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對普遍存在的教學疑點與難點配以視頻重點講解,達到教學目標。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由學生分組進行課下學習效果展示。通過檢查課前學習任務指導書的填寫情況,發現學生線上學習的難點疑點,統一解決知識鋪墊問題。
2. 展開各項子任務的學習。以課堂下單發的任務指導書為依據,由學生自行填寫,在填寫過程中發現不明白的地方學生隨時觀看視頻,與小組成員進行研究討論。整個過程,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狀況等有針對性地一對一進行觀察指導,最終完成各項子任務的學習。
3.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及時進行教學評價反饋。教學評價包括自評、互評與師評,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與溝通表達的職業素養。
(三)知識拓展運用
通過幾個任務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知識點,可進行拓展任務的學習。該部分既可以在課堂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進行,因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來定,有問題可隨時與同學老師探討。
二、教學效果對比
經過一段時間的混合式教學法教學,明顯感覺到與傳統教學法在教學效果上的不同:
傳統教學,學生學習僅限于在課堂上模仿操作。 有些學生的學習進度較慢,跟不上老師課堂節奏。 老師需要用大量時間進行操作指導。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大量操作指導勢必占用了對知識點深化、拓展的時間。 短時間內學生無法真正理解知識點的含義,存在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現象。
混合式學習模式使學生自由安排時間,通過課前任務書線上自主學習,課前就學習如何操作。 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學生學習中的疑點和盲點及時暴露出來,面對面指導,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學生不僅收獲知識,還收獲了方法! 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我認同感!
三、結語
該課程以微視頻為媒介,通過互聯網,使學生有效安排學習時間,實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課堂教學利用翻轉課堂教學策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短板充分暴露在課堂中,教師有針對性的解決,達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理解。 混合式學習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混合、學習目標的混合、理論與實操的混合,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玉麗, 張冬梅.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 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學報, 2016, 37(1):59-62.
[2]余勝泉, 路秋麗, 陳聲健.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 中國大學教學, 2005(10):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