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彥
摘要: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的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的思想品德還處于未形成的階段,在這時對其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德育教育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主要時期,初中生正處于這個階段,對其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但能夠培養其良好的品性,而且對于其未來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進而對于整個社會都會產生良好的作用。在如今的教學中,應試教育壓制著學生的天性,家長、學校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其品德的培養,然后德居于首,才位于次,一個有才華但是缺少良好的品德的人對于社會來講是危險的人物。因此,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初中的數學課程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將德育教育很好地滲透到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之中,不但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的相關知識,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好處。
一、注重師生示范導行,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這一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情感熏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俗話說的好:“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因此,數學教師在用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學生。例如,課堂教學上,教師要主動說普通話,語言吐字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也要講究整齊,書寫要規范;指導作業時,解題的思路要做到清晰明了、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教師的這種身體力行的行為也能夠影響學生們,而且還能夠逐漸培養他們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等的好習慣。學生的示范作用同樣也比較重要。可以選擇一些表現優秀的學生,然后再用實例去激勵其他的同學。例如,一些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能夠正確、整潔完成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的學生樹立起學習的榜樣。在師生共同示范的表率作用下,全班學生也都能夠受到良好的熏陶與教育,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培養數學良好習慣,進行習慣滲透
好的習慣養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則會收益終生。數學本身就是邏輯性很強、思維高度抽象的一門學科,數學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則的運用以及結果的驗證等都是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與規定的,一旦稍有疏忽,則會使整個解題過程前功盡棄。數學學科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理性且邏輯嚴密。因此,在教學時,數學教師也可以有效地結合這一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結合班級教室的實際情況,結合勾股定理,設計了“如何用卷尺來檢驗我們教室的窗戶是不是直角”這樣一個實際的問題,然后再抓住這一例子來教育學生。數學教材中的一些定理看似比較抽象,但是都是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的,這些定理都是來源于實踐,還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另外,有些數學題做起來比較難,有時候需要靠輔助線來幫助解決問題。在這些比較難的數學題面前,如果我們粗心大意了、不肯用功去專研的話,就不會取得成功的。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教會學生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解題的過程中,也要鍛煉學生在解題時有這樣一個意識:不怕失敗、要有迎難而上的信心和決心。要讓學生們在解題的實踐過程中養成心細如發、細微求真的科學態度。對學生們的這些德育滲透教育都是可以穿插在實踐教學中展開的。
三、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不要僅局限在課堂上,要和課外學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或者是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在探究“七巧板”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適當地開展活動課,要精心設計活動課,要明確活動課開展的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們主動探索和創新意識的。活動過程: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同學們是否能夠用七巧板拼出一個漂亮的圖案,并且還能夠寫出確切的解說詞呢?活動開始,同學們經過動手操作,發揮合理的豐富想象,設計出的作品多達30多幅,解說詞同樣精彩。開展這種活動課,既能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的數學知識,又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此外,也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喜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的故事等,都能夠對學生進行無形的德育教育滲透的。
四、借助知識對學生進行人生觀的教育
初中數學學科中有一些較為嚴謹的邏輯推理,同時也有著豐富的哲理知識。例如,在教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知識點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方面的教育。“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知識點需要探究的是對點位置進行有效的劃定,借助幾何中的“點”與代數中的“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然后再借助有序實數和平面點的對應,后再通過這兩個坐標的點來確定一個點的平面位置。就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適當地啟迪學生,現階段的我們身處的社會也像一個無形的坐標系,當我們踏入社會之后,也就像平面內的點,需要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一般情況下,個人的定位參數主要包括先天的一些因素和后天因素兩種,而確定這個位置的高低和好壞,主要取決于我們的后天因素,個人是否能夠定位到社會上的某程度位置,則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通過自身后天的不斷努力而獲得的。由此,教師也可以告誡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們都是身處人生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和社會有著清晰、正確的認識,要樹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標,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終有一日也定會成才的。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德育是我們認真貫徹新課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的時候,要注意德育滲透的策略和方法。教師應當充分把握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所隱藏著的德育因素,將德育滲透到數學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當然,數學教學的德育滲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要提高德育滲透的自覺性、可操作性和反復性。只有將德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之中,才能完成德育和智育的雙重任務。
參考文獻:
[1]葉飛.學科德育的實踐意蘊及其實現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09(8):11-14.
[2]岳建軍.中學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3]劉辰.我們能還原數學本該擁有的文化氣質嗎[J].現代教學,201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