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與斌
摘 要:實驗教學不僅是化學教學中常見的直觀教學方法,也是掌握化學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途徑,它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發掘學生的探究潛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于優化化學教學,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意識;創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探究式學習”即: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的體驗探究的過程。掌握學會探究并從中獲取知識及科學方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做知識的傳授者,要意識到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創設實驗操作情境,讓他們親歷實驗過程,開發學生的探究潛能。
一、強化演示實驗,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實驗,它主要把要研究的現象展示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成功的演示實驗,經常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印象,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引入課題時運用演示實驗可以喚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潛能。因此要求這類實驗要新奇、生動、有趣和出乎意料。例如,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時,教師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先將一個剝去外殼的熟雞蛋置于較蛋稍少的抽濾口上,雞蛋停在瓶口不動,接著推動注射器的活塞,將氫氧化鈉溶液注入抽濾瓶中,輕輕震蕩,學生們驚異地看到雞蛋慢慢被瓶子“吞入”最后落在瓶中。面對這種意想不到的現象,他們不但立即引起了濃厚的愛好,而且激發起主動探索其中奧秘的積極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礙了學生智能和潛能的發展,直接影響學生實驗心理素質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實驗中,不妨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內容,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學完之后,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應盡量讓學生參與動手操作。初中化學課本中,多數演示實驗的操作都不太難,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全可讓學生自己去做。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由于學生已具備了實驗室制取氫氣和氧氣的基礎,在引導學生分析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教師細心觀察學生的操作并做個別必要指導。這堂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比教師在講臺上演示,學生只觀看效果要好的多。再比如《溶液》這一單元,概念多,條件多,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對進行溶液計算的教學造成很大困難。針對這一點我采用了讓學生參與演示實臉的教學方法:凡有關概念和計算的實驗一律讓學生動手去做,教師只是恰當的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規律。由于是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所以理解掌握得比較深刻,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主張知識應“讓學生自己找出來”。我認為“讓學生自己找出來”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參與教學。
二、重視分組實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往往都是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來進行的探究活動。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它應遵循辯證唯物主義認識的普遍規律,即列寧指出的“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思維、并從抽象思維到實踐”的認識事物的辯證途徑。在化學教學中,作為形成學生感性認識的生動直觀,大多是演示實驗,而在學生的認識從抽象的思維進入到實踐時,又往往是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有更多地動手機會,從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如在講“二氧化碳的制取”一節時,我選擇了各種器材,如:錐形瓶、廣口瓶、燒瓶、試管、具支試管、單孔塞、雙孔塞、分液漏斗、長頸漏斗、注射器、導氣管。以及生活用品如:飲料瓶、吸管等。然后進行分組試驗,讓學生自選器材進行組裝。結果每組都組裝出了多套裝置,并且對自己的裝置進行了評價,說出了優缺點,并自選一套進行實驗制取。此節課不僅使學生認識到裝置的選擇不是唯一的,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多元思維和創新思維。再如,講燃燒和滅火,我為學生準備了一定的器材,如木條,紙條,煤塊,石子,蠟燭,燒杯等,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講滅火原理時,我又給他們準備了燃燒的蠟燭和一些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滅火原理。學生興趣倍增,思維也異常開闊,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們想出了很多辦法,用杯子扣、用水浸、用剪子剪、用嘴吹、用鹽酸與碳酸鈉制二氧化碳等。這樣既增加了興趣,又培養了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家庭化學小實驗,
傳統的實驗教學由于受時間、空間、人數、器材等的限制,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機會少,而家庭小實驗大多在野外或學生家庭中進行,或者天地較為廣闊,或者參與實驗人數較少,再加上實驗延續時間較長,所用器材一般簡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許多家庭小實驗均為探索性實驗,如初中化學教材中的“自制簡易凈水器”“調查家庭用水情況”“調查空氣質量”等。這些實驗需時較長,無法在課堂實驗中完成,所以安排為家庭小實驗。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管理,親自觀察、記錄,并且動腦筋去比較、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便逐步養成了進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創造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要立足實驗這塊化學教學的主陣地,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實驗教學。使眼與心、手與腦、行與知、學與創,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學生搭建化學實驗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化化學教學,使原來對化學不感興趣的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