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摘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其在小學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鑒于此,我們必須轉變態度,給與足夠的重視,向小學數學教學要質量,向小學數學教育要效益。我們知道,教師是一個良心職業,由于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也就有所不同了。有的老師故意簡縮教學過程,應付教學工作,對學生不負責任,釀造了一系列的惡果。本文中就一堂完整的小學數學課堂展開了分析,希望能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環節;處理藝術
教學工作和教學過程當然不能千篇一律,需要根據課程內容的變化及學情的變動進行一定的調整,但是對于大多數的教學課堂來說,還需要按照完整課堂來教學。近些年,在一些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惡意簡化教學,美其名曰這是新課改的要求,固有的教學環節一并撤出,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下面,我就粗略的把完整課堂具備的一些環節進行分析。
一、回顧已學內容,強化知識的消化
一堂小學數學課的開始,不是新課的進行,一般都是對上次課堂甚至以往學習內容的回顧。我們知道小學數學內容的教學,前后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的,在開展課堂回顧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重溫學習過的知識,產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加深印象,對本堂新課也是一個心里接受和準備的開始,這樣就會有益于新課的進行,也能對新課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如果新舊課程內容有所聯系的話,也有益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在回顧已學知識的方法上,可以是教師提問,可以是教師引導學生齊答,也可以是讓學生來闡述上節課的內容,也可以通過一些聯系試題來做,這需要老師按照教學內容來定。
二、精彩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國的教育制度下,小學數學的學習對小學生,特別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學好數學意義重大。小學數學課對于學校教學和學生的發展來說都至關重要,要想實現優質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有效的課堂導入成為教學的必然要求。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是課堂的開始,它可以起到引導的作用,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針對課堂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復習舊知識,進行導入,也可以巧用圖片資源,實現體驗式課堂導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興趣課程導入;也可以采用問題設疑法導入;也可以進行生活實景導入。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內容靈活變動,依據學情等,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開展新課教學,實現全方位發展
新課是傳授新知識的過程,這個環節老師們都具備,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改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是否有效率的問題,大家不再單純的只是關注于教師是否有認真教學,而且還注重考察學生是否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是否每個學生在小學數學課上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有所用”。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學習的內容較多,難度系數較高,要想實現有效教學也是不容易的,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革新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優化教學過程,在新課講授的過程中,學生能學習更多的知識。在新課是,教師必須夯實基礎,讓學生練好基本功,掌握基礎的小學數學知識;其次教師要革新教育思想,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在充分挖掘、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采取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課堂充滿情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理論聯系實際,學有所用,能夠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四、有效課堂總結,強化知識結構
往往一堂課程的內容都會牽扯到很多的知識點,這就需要在新課講授結束之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再次熟悉本堂課程的內容,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印象,這樣就會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機構和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教師引領學生回顧總結本節所學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以及所包含的小學數學思想,點評學生的表現。同時教師選擇教材中的習題或自己設計的題目達標測試,以此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五、課堂輔助練習,鞏固新知識
課堂練習是對學習內容的鞏固練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練習是教學過程小學生實踐的主要形式,也是對學生學情進行診斷的重要方式,因此,練習內容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思考性,要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升華。學生接受和鞏固知識是有一定的階段性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
六、課后積極反思,爭取更大進步
教學過程十分重要,但教學反思更為重要,只有一個老師能及時進行反思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學反思是對教學過程的一個自我評價和改進的思考,經過反思,我們可以進一步認清楚自己,更了解學生,對下一步的教學工作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只有反思,我們才能進步,只有反思,我們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一堂完整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需要有適宜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總的來說,各個環節都需要老師進行仔細的雕琢,努力呈現完美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馬福霞.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環節的初一技巧[J].新課程,2011(2)
[2]楊雪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的處理技巧分析[J].才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