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夫
【摘 要】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我國的教育形勢的發展要求,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既有全面知識,又具有自己獨立見解和獨特專長的人才。本文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做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認識學生,充分了解學生,時刻注意學生的創新沖動,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點燃。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幾點做法:
一、鼓勵學生大膽用不同的方法解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對于每堂課、每道題,我都鼓勵學生說出和別人不同的解法。例如,學習了百分數的應用后,我出了一道題:六(1)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根據這兩個數,問:同學們能提出多少個不同的問題呢?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幾?”“男生是女生的幾分之幾?”“女生是男生的幾倍?”“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靜場了。我再問:“還有沒有同學可提出更深一層的問題?”一會兒,有個同學試著問:“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幾?可以嗎?”我立即回答:“可以!好!好就好在這個問題比剛才的問題想得深了一層,計算步驟又多了一步,這個問題提得好!”于是,課堂又熱鬧起來,同學們又爭著回答:“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幾?”“男女生人數差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幾乎每個學生都能想到一個問題提問。因此,我每次向學生提問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體現學生獨立思維、求異創新的思維和動機,讓學生充分表現和表達。這樣,通過長期的訓練,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比較系統地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如果學生善于發現數學之間的聯系,利用聯系,善于運用獨創的、新穎的方式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這就是學生具有創新思維的表現。但是,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這種創造思維呢?這就要注意觀察學生在課堂中有所表現。一些學生敢于表示表現,但又有一些學生不敢表現。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討程中要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讓學生勇敢地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得不好的不挖苦,只作善意的糾正,說得好的給予表揚肯定。對平時膽小、怕羞的學生,不敢發言的學生,則用一些顯淺的、易懂易講的問題引導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漸鍛煉他們的膽量;訓練他們養成敢于回答問題的習慣,一有小小進步,便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鼓起他們的勇氣。對平時較大膽的學生,則鼓勵他們多大膽想象、多設想、多找出不同的解題方法,多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教師在肯定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也要認真引導學生,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學生把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與時俱進,改革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創新思維環境
自從南山鎮通過廣東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后,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平臺“班班通”,學校實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但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實施高效的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成效。特別是我們偏遠農村小學,更是如此。但是,按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也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運用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解決小學生思維空間狹小的特點,多從直觀演示、動手操作、探討發現等辦法入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己發現問題和尋求答案,自己尋求學習思路,在教學中不斷啟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創新思維,幫助他們養成思維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可以經常改變學習形式和方法。如學習《倍數和約數》,明確了“倍數的約數”的意義后,我就用學生的學號來由學生相互問答: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這樣,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更可以加深對倍數和約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對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環境,可以使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更廣闊,可以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維能力,都有潛在的創新思維意識。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應該時時處處都要考慮學生,充分認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每時每刻貫穿于課堂教學及一切活動中,讓創新思維滲透于學生的幼小心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