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哨
【摘 要】當前,對于如何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研究已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以主題式教學出發,以游戲教學為例,探索如何在體育課教學中貫穿游戲教學,希望能為促進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主題式教學;教學模式
體育課中如何貫穿游戲教學:
我們希望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出體育課堂中較為重要的體質訓練,而如何將其貫穿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使初中生在心理上接受這一新式的教學內容,告別以往的稍息、立正,熱身運動后,開始進行項目的訓練,要讓體育游戲代替這些老套路,要讓學生們在腦海中對體育課產生新的認知,邊玩兒邊學。這樣一方面,會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讓學生們真正地愛上體育課,在游戲中開發他們的某種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配合整節教學課程,不僅僅是讓同學們玩游戲,更重要的目的是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每一個課堂游戲主題中,讓學生們掌握除游戲之外的體育技能,會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如以下這些可以在體育課上和學生們一起玩兒的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一:摸球追人
游戲目的:訓練學生快速起動和急停,發展其速度和靈巧。
準備工作:
(1)在場地上挑選一個中心區域,以這個區域為中心,再畫一個距角頂為 3 米的邊長一樣的三角形。
(2)實心球一個,放在三角形的中間的那個點上。
(3)手榴彈或其它立柱 3 個,分放在三角形的角上。游戲的進行。
體育老師要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 A、B、C 這 3 個隊伍,各成縱隊面朝中間的地方,站在角頂立柱或手榴彈后面大概兩米那么遠的地方。游戲開始,各隊排頭站在頂角處,做好起跑準備。當體育老師說開始后,每個隊頭的同學可以出發,按照老師規定好的路線跑并記得摸球,然后可以抓旁邊隊的同學,像這樣跑一圈后歸隊,就是本隊得到 2 分,隨后站到本隊最后面;下一名學生按同樣方法做,一直到全隊都做完,哪個隊伍分多,哪個隊伍就贏了。
游戲規則:
(1)一定要按照路線跑并且有觸摸到球;
(2)觸摸球時,不能讓球來回滾,如果球被移動必須把球放回去才能繼續跑。
此次游戲重在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有一定的運動量,并且要完全按照老師布置的路線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要和隊友配合好,共同完成整個游戲,從而一節體育游戲教學后,學生們既玩兒的很開心,并且也將注意力都集中于游戲,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也有利于學生后期的學習與發展。
體育游戲二:穿梭跑
游戲目的:培養靈活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工作:場地一塊。
游戲進行:老師可將學生分成偶數個隊,可 2 隊、4 隊。經實踐,4 隊較好人數較為合理,老師也可依據自己班上的人數自行調整。游戲的大體規則是將各隊的同學們豎排站好,1 隊和 2 隊協作。同理,3 隊和 4 隊做搭檔。偶數隊先模仿老師的動作,還需要改變動作的方向,單數隊需要在偶數隊每個人中間穿梭過去,所注意的是不能接觸到對方隊員的任何身體部位,換句話說就是躲開對方隊員所做的動作,當偶數隊全員通過的時候,任務反轉,偶數隊站立并做動作,單數隊開始進行穿梭游戲。
這個游戲項目,每隊的時間是可記為正分,速度越快分數越高,這個分數可自行制定;在穿梭過程中,如有碰觸到對方隊員的情況,碰到一次則扣 1 分;這樣可計算出最后每組的得分,得分最高的隊勝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過程中,負責做動作的那支隊伍必須要模仿老師的動作,不可故意做為難對方隊員的動作。
體育游戲三:多人少足
游戲目的:加強團結協作的能力
準備工作:長條的木板幾塊,在木板上按一人距離有繩子固定,繩子是人們站在木板上手能拿到的長度,木板長度是按需要站幾個人來制定,寬度就是人的一只腳能踩上就可。
游戲進行:該游戲非常的簡單,兩塊長木板為一組道具,將學生每 10 人分為 1 組,左右腳都踩在木板上,手上都握住木板上的繩子,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大家的力量,將木板帶動。一方面,需要抬腳;一方面,需要抬繩子,起初同學們可以原地練習,左腳抬,左手抬繩子,依此例推,慢慢地就能行走。這需要隊員們配合得非常好,同時也是鍛煉學生注意力的好項目,因為這一隊人必須都齊心協力,注意力必須集中于每次木板的起落。
將初中體育課堂體質訓練游戲化最顯著的效果,就是學生們對體育課更感興趣,會在體育課上很積極,將孩子的活力都激發出來了。通過每次有針對性的教學,能看出學生的成長,如注意力越來越集中于一件事情;隊友能團結一致共同突破難關;學生在游戲中還能開動自己的腦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增強體育課程趣味性和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制定出了更加符合青少年成長的方案,這是體育課程的一次較為成功的改變,有支持它的科學理論,也有喜歡它、支持它繼續實行的學生們。
參考文獻:
[1]覃曉蘭,試論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6/54
[2]張宏,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25
[3]李永健,改善農村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可行辦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