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培
【內容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在調研過程時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初中教學的形式過于程序化,而且投入高,成效低,學生沒有達到有效的學習目的,使得初中的教學質量下降。而教改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深入研究教學策略,更新觀念、踏準節奏,發揮主觀能動性,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教師需要充分研究和熟悉教材,并創新出新型的教學方法,讓教材在初中數學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得到提升,在將課程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使得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得到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 有效教學 策略
探索自主、高效、動態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名教師思考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中,取得了一些較為顯著的效果,為更好地促進有效教學的發展,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以下幾點可行的措施,以改善初中教學的現狀。
一、轉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盡相同,但絕大多數學生通過不斷分析思考將正確答案解出時,那份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對于興致不濃的學生也是一種鞭策和促進。著名心理學家諾爾曼奇談到,“我們期待學生能夠去自主學習,但是基本不會把自主學習的方法傳授給他們。”所以,要想創新出有效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能一味地依照傳統的方式,我們需要從學生的思維習慣、興趣愛好、活動規律、年齡特點等方面著手,讓學生愿意投入數學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挖掘、摸索出學習數學的規律和方法,增強其學習數學的動力和信心,通過不斷的學習,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
二、依據教學提綱,營造學習意境
把握好教學的綱要,通過教師自己的創新,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從多層面去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成效。接觸新課程時,教師需對所授內容進行必要的分析,做好授課前的充分準備,結合PPT等多媒體進行教學,對新課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重點內容等進行整理和歸納,讓學生明確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與此同時,教師要營造學習意境,諸如案例演示課程,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讓學生可以從“不學”轉變到“愛學”的學習氛圍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舒適、愉悅的求知平臺,讓所有學生參與探究學習,加強協作,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相交直線交點的規律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維:
(1)為什么兩條直線相交只會有一個交點?
(2)三條直線相交有且最多有三個交點,這是為什么呢?
(3)大家猜猜四條直線有多少個交點?
(4)五直線呢?
(5)n(n≥2)條直線相交最多有多少個交點?
通過這些層層引入的問題,讓學生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向困難的問題進發,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讓初中的數學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三、調動學生興致,積極學生參與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能否積極主動求學、求知,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多年的教學讓我們知道:學生參與程度可分為深層次和淺層次,深層次的參與,學習效率就高;膚淺的參與,主要是不動腦思考的死記硬背,是低效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教學方式,增加課堂師生間互動、學生間互動,教師引導解惑,學生認真思考,教師真實客觀科學的進行評價,給予必要的鞭策、表揚和贊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高昂的學習興致。
四、汲取傳統精華,培養自學能力
“課前預習,課后反思”,“溫故而知新”,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但也是到現在為止,學生學習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當其掌握一定量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時,教師就需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勤于思考、深入研究的學習習慣。比如說,教師在學生預習的時候,設計了1~2個問題題,讓學生去思考,并提出觀點和疑問,隨后老師選出幾個典型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幫助形成良好的記憶和思維,而且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促使他們由讓我學變成我要學,還使得學生的思想和意識得到極大提升。
五、吸引學生注意,提高教學效率
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是不同的,這是人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初中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大約30分鐘左右,在課堂中最高效的教學是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實踐表明,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應該注重教學情感、教學態度、教學氛圍、教學設計、教學活動等。首先,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使得兩者相得益彰、融合促進,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至繁,充分發揮出學生潛能。
綜上所述,探索出新型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每一位初中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去研究的重點所在。這就需要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積極的去研討、探索更高層次的學術問題并不斷踐行、不斷耕耘,努力在教育之路上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浙江省青田縣海口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