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教學的特色形態,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它可以幫助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掌握理性的化學概念,自覺構建化學認知網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化學教學;實驗特色;認知網絡;生活化學;氣體制備
一、讓學生歸納實驗室氣體制備系統,自覺構建認知網絡
1.Cl2的實驗室制備
2.SO2的實驗室制備
方案一:
方案二:
3.NH3的實驗室制備
4.NO2的實驗室制備
5.NO(CO2)的制取與性質驗證
二、設計生活中的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檢驗飲料中碳酸氣的簡易實驗設計:
1.問題提出:生活中的化學試劑:可樂、雪碧、啤酒、汽水……生活中的實驗用品:易拉罐、青霉素藥瓶、塑料杯、玻璃杯、香水
瓶……利用以上這些試劑和用品,是否可做化學探索性實驗呢?
2.實驗目的:檢驗“可樂”飲料的酸堿性,檢驗“可樂”飲料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氣體。
3.實驗思路:興趣是求知的原動力。學生對市場上眾多的飲料產生了興趣,“雪碧”“可樂”“啤酒”“汽水”等打開后均有氣體發生,這些溢出的氣體真的是二氧化碳嗎?“碳酸”飲料酸堿性怎樣?想辦法檢測一下。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抓住“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產生白色渾濁現象的本質特征,本裝置簡單,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實效安全的原則,產生了一些富有創意的“佳作”。
4.實驗步驟: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可樂”飲料。試紙變紅,“可樂”呈酸性。
試管內盛有■體積的“可樂”飲料,為了使實驗用時短且效果明顯,對試管內飲料加熱,其觀察到的現象是:受熱試管內有氣泡產生,小試管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師生共同分析實驗得到的結論是:(1)“可樂”飲料內溶有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但受熱易溢出。
三、補充課堂演示實驗,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臭氧生成及檢驗的演示實驗:高考題中出現了“臭氧”的知識,我給學生設計了臭氧生成及檢驗的演示實驗。設計的原理是:
2KMnO4■K2MnO4+MnO2+O2↑
3O2■2O3
H2O+O3+2KI=I2+2KOH+O2
用于演示的裝置及所用的藥品詳見下圖。實驗時,通電2~3分鐘后即可觀察到支試管內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有一部分變藍,同時在實驗臺附近還可聞到一股刺激性的臭味。
參考文獻:
[1]袁亞莉,周昕,劉慧君,等.立足學科特色 改革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8):161-163,173.
[2]張綠群.探索具有農村中學特色的化學實驗教學[J].學周刊,2012(10):139-140.
作者簡介:馬志超(1962—),男,漢,籍貫:湖北省天門市,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化學教育教學研究。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