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匡華
摘要:傳統體育教學觀念中,學校忽略初中體育課堂的重要性,認為只是學生枯燥學習生活的調劑。傳統觀念影響下的傳統體育課堂,內容枯燥無趣,甚至有的體育課堂變成了學生的散步時間。教師和學校應該明確初中體育課堂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 主動參與 主體意識
一、關注學生,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新課標強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每位學生發展為中心,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為此,體育教師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指導訓練,有教無類,讓每一位學生的體育成績、體育技能都能得到提高和發展,這是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興趣的重要途徑。如何關注每一位學生呢?第一,關注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第二,關注個體需求,根據學生個體需求,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學會學習,享受成功的樂趣,培養健全的人格。比如,學生愛“出風頭”,這并不是壞事,學生體育課上都很喜歡跟別人比一下,比誰跑得快、比誰跳得遠、比誰扔得遠,教師好好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需求”,課堂上適當增加一些對抗性的練習。這些方式會讓那些平時不愛上體育課的學生,也都積極參加到體育活動中。這就很好地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必將大大提高。
二、利用游戲活動,增強體育課堂趣味性
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體育游戲,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健全人格。比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機智勇敢,勇于拼搏的精神設計體育游戲。游戲方法:全班同學分為兩座城池的軍隊每個軍隊分為功、守兩部分。攻擊小分隊可以通過拉、抱的方式將敵方隊員置于城池之外將其淘汰,而守衛小分隊則要保證城內將軍安全,通過推、抱的方法將敵方隊員置于城池之外將其淘汰。老師和見習生組成評審裁判。設計這樣的游戲,將所有學生都帶入體育課堂,各司其職,體會體育的樂趣。利用游戲活動,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自主性。
三、利用學生心理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旺盛。教師需對這個學生進行正確應道,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自主性。比如,在進行羽毛球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進行一些花式羽毛球的表演,先讓同學產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可以進行一下羽毛球比賽。然后,再講授一些羽毛球的技巧,提高學生羽毛球水平。這樣的教學設置,為體育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笑聲中體會到體育的魅力。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根據教學要求與教學目標,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太多單一,不能全面地反應一個學生的體育素質。很多學校學生的體育成績是根據應試測試檢驗出來的,這樣的檢驗往往只有一次,不具有代表性。更有一些學生的成績僅僅是根據老師的印象打分,這樣的成績不具有準確性。所以,建立多元化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可以更好地反應學生成績,更加到位地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可以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主動探究
初中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水平的高低,與學生個人對教學內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淺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同樣探究性的學習必須提倡,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技能,比被動的接受要好得多。
既然這樣,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探究呢?筆者認為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對體育訓練逐步展開,循序漸進。在訓練過程當中,教師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知道體育訓練必須解決哪些問題,才能達到訓練的要求和目的。同時通過一些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生成新的問題,達到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如《籃球基本技術:運球、傳球》一課的訓練,怎樣運球?怎樣傳球?基本動作與要領有哪些?要掌握這些要領和達到這些要求,應該怎樣訓練……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在觀看教師的示范演示中思考,在傾聽教師的“灌輸”中揣摩,通過不斷思考、揣摩,逐步掌握動作要領,不斷提高訓練的技能,促進教學效果不斷的提升。
六、及時反饋評價
在學生探究參與體育課的同時,本人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作出反饋評價,適當、及時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因為體育課時以學生活動為基本手段,教師的講解無法代替學生的練習嘗試。這就要求像我們這些一線體育教師講評要精煉,要講到關鍵處,講到點子上。通過教師對學生學練的反饋,可以使學生及時改進方法,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王華.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J].田徑,2016,(11).
[2]鐘愉.論學生主動參與的初中體育教學[J].新課程,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