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旭+劉楠+杜莎莎
摘要:為了充分發揮高校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在理工科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革方案。以期通過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改革,切實增強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成為專業培養目標所要求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使該門課程作為一種工具手段,在學習、科研活動中真正發揮其作用。關鍵詞:專業導向;實踐能力;文獻檢索與利用課;課程改革
文獻檢索與利用課(以下簡稱文檢課)是一門關于如何查找文獻、知識和信息的工具性課程,它被人們喻為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1984年,國家教育部正式頒發文件,使文檢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在全國高校得以普及。文檢課是教育部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與科研創新能力而開設的一門課程,既是一門理論方法課,也是一門實踐課,主要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大學生獲取以及處理文獻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一、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太原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始終秉承“嚴治學、重實踐”的辦學傳統,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定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要培養掌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領域基本理論和技術知識,并具備較好科學素養和開拓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校定位與專業要求均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而文檢課的開設正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有力助推器,也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必然要求。文檢課對于培養學生及時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文檢課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針對性的教材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文檢課的教材是該門課程整體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具體體現,應該符合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否則就很難保證文檢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目前,我國已出版的各類文獻檢索課程教材多達400多種,其中不但有全國高校文獻檢索與利用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編寫和審定的統編教材,而且有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編寫的文檢課教材。但是,為了使文檢課教學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服務,有必要根據特定專業特點編寫文檢課教材,而目前這一類型的教材卻比較少見,或整體水平不高。因此,加強專業針對性教材的建設,提高教材質量是當務之急。
(二)課堂教學缺乏與專業知識的結合
目前的文檢課教學較多介紹文獻檢索的發展歷史、幾種常用的中外文網絡數據庫以及不同類型文獻的檢索途徑等,導致課程體系中某些章節理論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有機地將文檢課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起來,沒能通過學科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具體實例來豐富文檢課的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實踐教學不足,學生缺乏相應的實際檢索技能
文檢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方法技能課。在以往教學中,一些即使通過文檢課考試的學生,在面對具體檢索任務時,仍不知從何下手,不但與文檢課預期教學目標相差甚遠,也無法滿足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對實踐技能的要求。
二、基于專業導向增強實踐能力的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改革方案
針對以上我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文檢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增強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文檢課教學改革措施。
(一)編寫具有專業針對性的文檢課教材
關于缺乏專業針對性教材的問題,建議由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相關院校有文檢課任課背景的專業課教師,針對專業特點,合理編排章節,突出專業實用性,系統編寫文檢課教材。并且在文檢課教學大綱審定過程中,注意教學內容與專業知識的聯系。具有專業針對性的文檢課教材要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出發點,以文獻檢索為手段,弱化文檢課常規講授內容,強化與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要求相關的文檢課講授內容,使該文檢課教材具有濃重的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色彩。
(二)調整文檢課知識體系,教學中注重融入學科專業知識
目前,我校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文檢課共32學時,其中理論課22學時,實習課10學時;而根據新版培養計劃,總課時將縮減至16學時,其中理論課8學時,實習課8學時。理論課課時已經非常緊湊,而要在此基礎上融合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知識,勢必要對理論課知識體系進行調整,減少或刪除一些與實際檢索技能或專業知識不太相關的理論部分,同時根據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添加一些必要的內容,例如規范和標準的檢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涉及較多的規范和標準),專利的檢索(該專業涉及一些水工程構件),以及與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的數據庫或網站(如土木工程師網)信息的檢索。
教學中注重融入學科專業知識是基于專業導向的文檢課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要全面分析現有專業課課程體系,根據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對文檢課的相應內容進行強化并融入學科專業知識,主要以本專業的相關實例進行教學,并對檢索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專利檢索這部分內容時,避免過多介紹理論知識,直接通過檢索與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的專利(如一個閥門等),并從檢索詞、檢索方式、檢索策略的構建以及相關數據庫界面的分析等方面開展介紹。這樣自然而然地將專業知識與檢索理論有機聯系起來一并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覺更直觀明了,更有利于發揮文檢課作為一門工具課的功能,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三)改革實習課教學,切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習課作為文檢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文檢課理論部分的實踐,也是整合學科專業知識的最佳切合點。必須保證實習課學時至少占文檢課總學時的一半,以便有充裕的課時讓學生進行檢索實踐訓練,以突出文檢課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平時注意從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課教學、專業課課程設計、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項目,以及個人科研項目中收集、總結文檢課實踐課題,并逐漸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文檢課試題庫。每次實踐課分配給每個學生不同的檢索課題,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獨自開展檢索任務,分析檢索策略,挖掘隱含概念,構建檢索式并完成檢索。要求學生精讀檢索信息,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檢索結果報告,以便綜合考查學生的信息識別、提取和歸納能力。最后,老師根據檢索結果報告評判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總之,通過帶有強烈專業色彩的檢索課題實踐,不但可以使學生熟悉檢索過程,培養其獨自查找信息、篩選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進而解決專業難題的素養,而且能夠促進專業課學習。
(四)改革文檢課考核體系
考核方式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的側重點。文檢課這樣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其考核方式也必須充分體現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因此,文檢課考核采取期末書面考試和平時課題檢索報告并行的方式,其分值分別占40%和60%。在試卷內容上,增大與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緊密相關試題的比例,并以實踐性強的題目為主。同時,為體現平時課題檢索報告的重要性,加大其成績權重至60%,引導學生從專業知識角度全面提高實際檢索技能。
三、結語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文檢課作為一門方法課,只有與學科專業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只要我們充分認清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文檢課教學目前面臨的問題,并切實踐行相關改革方案,定能發揮文檢課應有的作用,并有利于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專業特長的發揮,使其成為專業培養目標所要求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參考文獻:[1]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的通知[Z].教高(84)004號, 1984-02-22.[2]王正明,范玉芳.對實踐教育內涵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 2014(2): 68-71.[3]許文芳.理工科院校“文獻檢索”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甘肅科技縱橫, 2014(6): 12-13.[4]薛華.整合學科專業知識的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4(9):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