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
摘要:鋼琴以其優美動聽的旋律,備受追捧和喜愛,它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學實施難度較大,學生需具備很高的音樂天賦和能力。傳統教學思維的限制,使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桎梏,教師要依據高校學生的個體特征,拓展以往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熟練彈奏鋼琴,并具體較強的創新能力,為后期專業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鋼琴教學 拓展 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4-0113-02
為滿足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需要,需實施鋼琴教學方式拓展。鋼琴教師應依據高校鋼琴教學特點及要求,對課程內容及個體學生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認識到鋼琴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選擇嶄新的鋼琴教學理念及方法,引導學生在演奏過程中進行創新和交流,在提升技藝水平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感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
一、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鋼琴作為重點課程,在藝術學院的關注度很高。依據課程和學生特點,優選教學方式,有助于高校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教師仍然沿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課程比例嚴重失衡,使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普遍偏低;其次,開展鋼琴教學時,專業教師并未對學生的個體特征進行全面考量,忽略班級學生的差異性,不利于學生專業學習及個體成長。加之,教學內容枯燥,方式單一,導致課堂效率普遍偏低,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鋼琴課程教學初衷相悖;第三,教學體系缺乏完整性,課程規劃不合理,對鋼琴教學產生了嚴重制約;第四,專業教師缺乏教學和實操經驗,學術水平有限,加之鑒賞能力不足,知識面窄,不利于學生演奏水平的提升[1]。
二、新時期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必要性
新時期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拓展高校鋼琴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鋼琴演奏技巧,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其次,激發高校學生的鋼琴興趣,使該專業教學更具綜合性特征,對高校學生的個體需求予以滿足,使學生達到良好的演奏效果;第三,實施教學方式拓展,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鋼琴演奏方法和技巧,提升其音樂造詣。
三、高校鋼琴教學方式的拓展及實踐
高校鋼琴教學難度相對較大,不僅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鋼琴演奏技術和技巧,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型思維,敢于大膽嘗試和創新。教師也應具備嶄新的鋼琴教學思路,在傳統專業課程教學基礎上,選擇新型教學方式,并將其應用到鋼琴課程實踐中,實現高校學生的專業拓展和提升。
(一)彈唱結合教學方式
鋼琴曲調悠揚,音色美妙。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彈唱結合。在以往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傾向于向學生傳授音樂理論知識,鼓勵他們課上、課下積極練習,該種教學方式比較陳舊,而且具備一定的不合理性。彈唱結合教學方式,兼顧了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將他們的頭腦和雙手調動起來,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鋼琴演奏中,有助于演奏能力和歌唱能力的雙向提升,極具趣味性。同時,其幫助學生進行節奏把握,使音準和節奏更加匹配。該常規教學方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極具適用性,效果極佳[2]。
大學生都比較喜歡流行歌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流行歌曲《好久不見》《小情歌》等,引導其進行彈唱練習。通過反復訓練,使其掌握正確的鋼琴彈奏技法,以免教學過程過于枯燥。該教學方式能夠降低日常課堂教學難度,也會使課堂富有趣味性,學生更愿意參與進來,從而達到良好的鋼琴教學效果。
(二) 融合教學方式和藝術思維
鋼琴教學有助于高校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然而,單一的五線譜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日常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在該基礎上加以嘗試,以二度創作方式,傳達音樂內涵。將藝術思維應用到樂譜創新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使課堂更加生動。鋼琴演奏既是一項技藝,也是藝術思維的拓展,創新演奏過程,實現學生演奏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雙向提升。依據高校鋼琴教學特點和要求,建構新型鋼琴教學框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實現教學方式和藝術思維的雙向融合[3]。
除卻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教授之外,教師需要安排學生進行音樂鑒賞。以該種方式,培養其藝術思維。完成理論知識講解,結束課堂訓練之后,安排學生鑒賞一些世界經典鋼琴曲目。例如,巴哈的《G弦之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使他們在長期的藝術熏陶下,養成良好的鋼琴演奏習慣,增強樂感。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優選鋼琴教學方式,使學生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熟練掌握鋼琴演奏方法和技能。結合當前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啟發,確保學生在鋼琴學生過程中,具備較強的探究性思維。除卻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和鋼琴演奏基礎之外,也應具備豐富的閱歷和較高的音樂鑒賞能力,實現創造力、想象力和感悟力的提升,以此為背景,進行專業創新。實施方法是通過正確引導,使學生對音樂的創作背景、內涵及創作風格等,具備全面認知,從而在演奏過程中更具表現力。教師也需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做示范,幫助學生迅速掌握鋼琴學習過程中的重難知識,豐富自身的音樂知識儲備,了解更多鋼琴演奏技巧,不受固化思維影響,敢于在演奏過程中進行大膽嘗試和創新[4]。
(四)重視學生個體發展
音樂學院學生個性張揚,追求獨立,個體學生存在差異。鋼琴教學中,經常會存在能力和認知層面的沖突,導致教學過程中各類問題頻發,課堂效果不佳。實施鋼琴教學方式拓展,既要向學生講解基本理論知識,傳授其相關演奏技巧,更要激發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使他們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技巧教學與能力培養兼備。鋼琴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特征和差異,以此為背景,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及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同時,學校應定期組織各類鋼琴比賽、鋼琴演出等活動,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增強其舞臺表現力。
(五)拓展鋼琴活動
鋼琴活動對高校學生音樂思維拓展極為有利,該種教學方式極具趣味性,具體實施方法如下:首先,專業教師依據課堂要求及教學內容,策劃和組織與之相關的各類活動。例如,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他們進行即興演奏或創作。以該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創作熱情。頻繁開展學院內部或校際即興演奏比賽。其次,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其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學生自主選擇曲目和表演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全身心投入到演出中,獲得受眾共鳴的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身心的愉悅,在不斷磨練中,獲得專業技巧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第三,鼓勵學生自主策劃和參與活動。例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大型音樂會或音樂講座中,鼓勵他們自行策劃,并進行活動協調,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性[5]。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教學難度較大,對高校學生的專業要求比較高。學院及教師應依據課程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及內容。注重彈唱結合及學生藝術思維培養,采用正確的方式,對其加以引導。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實現鋼琴教學活動拓展,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鋼琴演奏能力,使其充分參與到各類音樂活動中,促進其綜合技能和專業素養的雙向提升,為高校學生奠定良好就業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俞.高校鋼琴教學中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分析[J].音樂時空,2014,(15):137-138.
[2]李智.高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的研究[J].戲劇之家,2013,(02):43.
[3]丁娜.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交際,2013,(08):226.
[4]朱佳.高校新型鋼琴教學模式的研究——我校數碼鋼琴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J].瓊州學院學報,2011,(16):103-104.
[5]趙蕾.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北方音樂,2015,(2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