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陽
【摘要】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促進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有利于為社會提供符合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文章基于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對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進策略進行了探討,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策略
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的產業結構也在持續變化中,社會各行各業所提供的崗位在數量上逐漸減少,但是每年從各類院校畢業走向社會的學生卻越來越多,人才供需之間的不平衡造成的“就業難”等問題日漸突出。所以,職業院校畢業生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創新精神,提高自身應變能力。這就要求廣大職業院校不斷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意識充分融入到素質教育中,通過創業帶動學生就業。
一、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開始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并著手開展相關創新創業活動。然而,相當一部分職業院校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未能建立起明確的目標,導致創業教育過程中仍有不少學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有人將其視為企業家速成教育的一種途徑。目前的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屬于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未能充分體現創業教育的初衷,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重視度不足。部分職業院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喊喊口號,停留于形式,未能充分貫徹和落實相關工作,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現階段相當一部分職業院校已經開始著手實施創業教育,但是大部分停留在組織召開會議學習創業精神以及創業報告指導等淺層工作上,對于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提升意義不大。創業報告在職業院校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于創業的一種激情,很多學生均對創業抱有很大渴望,擁有自己的創業理想。然而,創業報告更多的是一種表面化教育,或者被視為情緒化教育的一種,無法持續性地發揮其應有作用。這種創業教育模式雖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創業欲望,達到一定的創業教育效果,但是這種效果并不持久。大量實踐表明,創業競賽及創業報告雖然充滿激情,場面熱鬧,但是無法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獲得足夠的積聚效應,導致學生空有激情卻缺乏持久耐力。創業實踐在職業院校創業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開展各種創業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在實際效果上的提升。所以,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從簡單的教堂教授以及創業競賽等模式中跳脫出來,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各種社團組織及沙龍管理中,或者促進其與公共活動組織設計、相關刊物構思及設計等的有效結合,充分推進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其二,現階段,創新創業教育在學生受益面上相對較窄,相當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受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更沒有從中受益,這實際上也反映出目前的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整體氛圍還不夠濃厚。我國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最初以創業大賽的形式發展起來,但是能夠參與到競賽中的學生人數相對有限,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該過程中只是單純地扮演看客,未能真正參與其中。部分職業院校雖然已經構建起創新實驗室以及創業協會等大學生創業機構,但是并非所有學生均有機會加入,而是僅吸收一些表現較為優秀的學生參與其中,導致很多學生未能充分受到創業精神的熏陶,不利于培養其良好的創業意識。
其三,我國職業院校在課題體系化程度上仍有待加強,同時相關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相對較落后。國外很多高校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他們自行開發出一系列深受學生青睞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同時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擁有較為完善的教學評估標準。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化方面十分欠缺,甚至接近空白。另外,我國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上有待改進和完善,部分學校過分強調課堂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度或執行度不足。通過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可知,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具備統一的教學大綱,不同教授所采用的大綱有很大差異,具體講授內容也存在較大區別。另外,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設方面會因為其所處地域不同而呈現出不同,一些與高新技術區距離較近的院校往往更愿意開設高新技術相關課程。
二、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進策略
我國職業院校在學生生源上與普通院校存在較大差異,相當一部分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且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所以對職業院校來說在整體知識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上更具挑戰性。職業院校學生與普通院校學生一樣,十分追求成功,他們的這種愿望甚至比一些普通院校學生更加迫切。然而,因為目前社會對于職業院校教育的認可度并不高,再加上部分職業院校學生在專業技能以及綜合能力上未能符合社會需求,導致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就業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職業院校在針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大教育力度,構建完善的教育模式,不斷改進相關創新創業教育策略。
(一)盡早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盡早對職業院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在入學第一年和第二年就應該著手進行創業基礎知識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及社會組織的各種創業競賽中,或者加入各種模擬的創業活動,增進學生對創業教育的基本認識。在入學第三年開始鼓勵一些創業欲望強烈且具備較好創業能力的學生投入到創業活動嘗試中,充分應用案例分析法以及親身體驗等形式,增進其對創業基本知識的了解,促使學生對自主創業的具體過程以及管理形成一個感性的認識,為未來的真正創業奠定良好基礎。
(二)重視創業教育課程設計及經驗分享
職業院校要深入分析我國產業發展的需求,將其與學生創新創業過程進行有效結合,同時,充分了解本校的發展實際狀況及特色,科學設置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增強創業教育課程的針對性。職業院校可定期邀請一些成功的創業教育專家或者從本校畢業的優秀創業人才來校召開演講或者座談會,與廣大學生深入交談,分享自己在創新創業方面積累的個人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欲望,使其意識到要想成功創業,必須要掌握哪些基本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及素質,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創業教育活動中。
(三)增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
一方面,職業院校應不斷建設各種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學校可構建校內跳蚤市場,也就是創業集市,形成一種持久制度,例如打造“周日創業集市”等,學生以自主報名的方式參與其中,并于活動當日在指定創業集市內進行小商品買賣或者二手商品轉賣等,打造濃厚的創業氛圍,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學校還可以構建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挑選一些優秀的創業項目,引導學生入駐到創業基地中,為其提供一定的政策優惠以及資金扶持等,給予系統化的創業培訓,利用2~3年時間進行孵化,待其成熟之后獨自面對市場。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學校還可構建互聯網+創客空間,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開辦自己的模擬公司,學校負責給予相關電商知識的指導和培訓等,待學生逐步熟悉相關創業流程之后,鼓勵發展條件較為成熟的模擬公司進駐創業園接受孵化,或者直接開辦自己的網店。通過這種形式,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創業經驗,提高其創業能力。
(四)持續改進創新創業教育方法
職業院校必須要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進行積極改革和創新,通過案例分析法以及視聽教學法等方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并充分應用管理游戲等各種教學方法,促進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學方法逐步走向完善,克服過去的填鴨式課堂理論教授法的缺陷,進一步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創業案例分析教學,能夠讓職業院校學生了解更多市場信息及規律,掌握與學生創業相關的國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促進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整體素質的同步提升,為其今后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良好保障。
三、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在對多種教育理念進行科學整合的基礎上,集多種教育力量于一體的新型教育理念,是對職業工作崗位教學的創新,同時也是實施大學生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就業的一種有效途徑。創新創業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深入了解創新創業素質的主要內涵,明確其價值取向,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業觀念,提高學生就業技能及綜合素質,其與第一課堂的有效結合及相互滲透能夠促進職業院校學生教育水平及質量的充分提高。在今后的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必須要不斷完善相關創新創業教育策略,充分發揮其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敏,賀紅濤.地市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017(16):196-198.
[2]王玲.職業院校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04):83-85.
[3]汪磊,黃輝.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6(06):56-58.
[4]王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評析與路徑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0):223-224.
[5]邵作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0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