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蘭
摘 要: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實現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方向。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好有利條件,改變既有的發展思維、運營體系和服務方式,提高信息服務和資源共享的能力,以充分滿足當前廣大讀者更加復雜的信息資源需求。
關鍵詞:圖書館 網絡環境 整合性服務 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 ( 2017 ) 08-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寫給2015年5月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賀信中說,“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傳統圖書館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環境,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正是在這一環境下圖書館變革與發展的新方向。借助網絡技術,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的效率,提升信息資源服務的能力,降低信息服務及資源共享成本將是所有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可以說,傳統圖書館正在接受顛覆性改造。
一、轉換思維:從“圖書館”為中心到以“讀者”為中心
思維是行動的先導,轉換思維是實施變革的首要前提。傳統圖書館建設的出發點、立足點與終結點都是圖書館自身,網絡環境中推進圖書館變革的首要步驟就是去“中心化”,即去除“圖書館”這一中心,進而建立起一個以“讀者”為中心的圖書館模式。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打破原有的“圖書館”中心,是加速建設并完善新型圖書館的重要戰略舉措,具有改善圖書館與讀者關系、打造和諧信息環境等多重價值。在現階段及未來一段時期內,圖書館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體系都應圍繞“讀者”中心進行戰略管理和布局,在進行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時以部門業務或職能重組、整合,信息資源共享作為基本路徑,強調信息資源的整合和館內各部門與館際之間的協作,以實現統籌全局的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提升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的綜合實力,為讀者提供更加全面、實用、優質的服務。
二、重新定位:從“單兵作戰”到“橫縱聯合”
定位是協調好外部關系的關鍵,重新定位是應對變化著的發展環境的關鍵舉措。同以往相比,網絡時代信息資源的形態與傳播路徑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傳播鏈條上的定位也有重大調整。傳統圖書館模式下,信息資源主要以文獻的形式呈現,以文獻借閱的方式進行傳播;圖書館是文獻的搜集、整理和流通集合地。網絡時代,信息資源則以虛擬數據的形式呈現,更多地借助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信息資源共享。包括圖書館在內的信息資源服務機構組成網狀的信息共同體,某一圖書館可能只是這一網狀體系中的一個結點,信息流在網狀體系中流動傳播。在這一狀況下,單個圖書館機構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圖書館與其他信息資源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顯得更為密切和重要。圖書館只有重新定位,才能在網絡環境中更好地獲得發展,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豐富全面的信息資源服務,充分滿足廣大讀者的信息需求。
三、打造平臺:從側重“軟件”到“軟硬”兼顧
平臺是提供服務的載體,優質平臺是實現優質服務的重要基礎。傳統圖書館服務平臺,更多的偏重于軟件方面的建設,如服務理念的改進、服務制度的完善、服務體系的構建,等等。但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必須兼顧軟件和硬件建設兩方面:一方面,要加強服務平臺的硬件建設。網絡時代,信息資源主要借助信息技術設施設備進行傳播,圖書館需要相關的知識數據庫、數字化管理信息系統以及網絡運營、軟件開發和維護、硬件升級等諸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強服務平臺的軟件建設。以服務于全體讀者的全局高度和長遠眼光進行服務平臺的科學規劃和全面可持續建設,要兼顧自身發展基礎和現實狀況以及所處的綜合信息環境,系統地考慮圖書館發展的實現問題、全局問題和長遠問題,避免造成服務平臺管理系統與實際需求間的脫節,提前規避資源浪費、重復建設、初期投入與信息化需求高速增長之間的不匹配等問題。
四、暢通渠道:從“單向”、“低效”服務到“雙向”、“即時”
渠道是圖書館與讀者溝通的路徑,暢通渠道是雙方良性互動的有效方式。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提高了讀者的信息、獲取能力,是優化圖書館服務、創建服務型圖書館的最為重要的外部因素。傳統圖書館模式下,圖書館與廣大讀者之間的交流互動是單向且低效的,如,圖書館發布館藏信息、開設講座,或者是讀者提出某一文獻資源租借的要求,等等;網絡環境下,為了更好為廣大讀者提供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就需要實現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雙向”、“即時”互動,充分了解讀者真正的、即時性的需求,借助現有各種流行、用戶范圍廣、訪問量大的網絡技術與手段,實現讀者定制信息資源、創建資源并與其他用戶實時分享。如,利用QQ群、微信群等信息軟件,依據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偏好、需求組建讀者群,在群組成員內進行信息資源分享;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隨時發布圖書館信息資源流通狀態,充分滿足廣大讀者個性化的信息資源需求。
五、鍛造隊伍:從“服務型”館員到“全能型”館員
館員是提供服務的實施者,高素質的館員是圖書館服務的增值者。英國圖書館學家哈里森認為,一定的館藏資源與訓練有素的圖書管理員,是圖書館提供優質信息資源服務的兩大要素。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館員從普通的文獻“借閱員”、“經辦人”轉變為“信息專員”、“數據專家”,館員收集、處理、傳遞信息的能力是讀者所看重的,甚至,高素質的館員還可以向用戶提供基于信息資源的深度知識挖掘的服務。為了提高整合性服務與資源共享的質量,要加強對館員隊伍的培養,鍛造一支高素質的館員隊伍,以信息資源為工作核心對象,加強館員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提升,加強網絡環境中對讀者的隱私保護,強化館員的信息服務能力,使之為圖書館的整合性服務和資源共享提供人力保障。
信息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對傳統圖書館既有的外部形態、組織結構、服務載體、運營模式產生了巨大沖擊,帶來新的用戶需求和期望以及用戶信息行為的變化。這在為圖書館帶來嚴峻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好有利條件,為應對日益復雜的讀者需求,改變既有的發展思維、運營體系和服務方式,從而為讀者提供具有整合性的資源共享服務,充分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實現圖書館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冰.談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方式的轉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黃倫東,尹益民,喻志剛.網絡環境下醫學高校圖書館的整合性服務[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