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
摘要:新時期指的是信息化時代,開放性是信息化時代的一個特殊標記,出版行業也要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特色,做出全新的轉型。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是一種信息化集合的傳播平臺,為出版社及合作方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務,也讓出版物信息的載體得到了變化。作者在本文中就以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構建為主,展開分析,提出探索思路。
關鍵詞:新時期 出版行業 開放型 數字出版平臺 探索
數字技術的發展與興起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展現,數字出版形式的發展也是當前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一種表現。通過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出版平臺逐漸成形,其通過展現形式、傳播途徑、閱讀方式、市場需求等外在體現向用戶展現功能和訴求。歷史證明,我國數字出版獲得的發展動力,均來自出版模式的自主化發展,出版界對于數字出版開放型平臺的構建,充滿了期望和動力,數字出版也代表了出版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這是現階段出版發展的首要任務。
一、新時期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研究背景
數字出版源于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是新興的出版產業。數字出版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2015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4403.85億元,比2014年增長30%,數字出版產業收入在新聞出版產業收入的總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數字出版的強大市場需求顯示,我國的出版界在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出版業產業鏈的各個主體來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需要結合傳統產業才能實現長期發展,通過將傳統文化產業或出版業資源轉化到線上的方式,提高數字出版的開放度,改善數字出版的發展模式,提高技術的專業度與有效性。
開放型平臺的發展,對數字出版物的內容形式具有一定要求和標準。我國傳統數字出版的發展要加入開放型的平臺內容,需要考慮市場渠道的建設,要將文字化的內容掃描,形成電子文件傳播到網絡平臺各個渠道,建設好展現渠道,相互溝通,形成平臺的創新動力,讓電子化的數字出版物具有網絡可讀取特性。根據開放型平臺的建設與發展,出版物之間的障礙與阻塞紛紛消失,各種出版物的內容均形成了分享態勢,產業中的各方資源均得到了有效調動和快速發展,形成了龐大的數據庫,以此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在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出版物信息共享與讀取中,每一位讀者都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點,相比傳統方式,既節省成本,又加快了閱讀速度和效率,實現了雙向收益。
二、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構建優勢
1.開放資源可以形成良性循環的平臺支撐
開放型的數字出版平臺構建,可以讓出版物的內容推廣到互聯網平臺,讓更多的人可以閱讀到、瀏覽到,讓數字出版產業的內容得到更大規模的推廣,成為數字出版平臺生存的基本要素。開放資源的展示,主要優勢就是良性的循環,為平臺的發展奠定基礎,形成支持,例如Google Editions、豆丁網都是資源集合的平臺,資源的開放下載模式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也讓用戶自由上傳自己的電子文檔,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的同時,也讓用戶可以更好的閱讀資源,為用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發展方向,協助用戶成長。在平臺中還可以幫助用戶更加全面、迅速、客觀地了解到國內的最新數字出版的知識與信息,更準確地閱讀信息,促進良性循環。
2.開放技術可以持續提升大眾的創新力
開放型的數字出版平臺構建,從數字出版的產業規模擴大以及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獲得支撐。加快技術開放程度,釋放群體的創造力,讓技術呈現碎片化的發展,結合信息化平臺的分享與傳播,讓數字出版物的展現渠道更加寬廣,推動數字出版技術創新與完善。在數字出版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科學規劃和技術創新,獲取更多的閱讀機會。數字出版物的對外資源及數據的輸出,讓數字出版的未來市場前景變得更加光明,更好的推動了數字出版生態系統的全面發展,讓數字出版系統性地成長,成為未來人們高度依賴性的信息獲取平臺,通過數字出版物改善人們的信息獲取行為習慣,讓信息技術深入人心,具有創造力。
3.開放市場可以調動平臺建設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數字出版平臺的構建也具有支撐互聯網發展的動力,可以大規模的形成互動,提高市場的開放程度,讓信息生態系統可以自由運作,健康可持續發展。基于生態系統的發展,開放性的數字出版平臺要納入編輯、作者、出版社、教育工作者、學者、研究人員等各個角色,讓每個不同的專業背景的人員均可以在該平臺上相互交流,形成互動,保證了信息交互與傳遞的健康發展,為數字出版平臺的構建及長期發展奠定基礎,注入新鮮活力。
另外,隨著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構建完成,更多的出版物內容可以得到市場的對接閱覽,出版社的品牌建設也可以擁有新型的發展路徑,無論是從創新性渠道還是從管理能力上都得到了有效支撐,通過平臺也給予了出版社大量的支撐,讓出版社的市場前景變得更好。
三、新時期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構建策略
1.構建開放性的共享性平臺
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必須擁有獨一無二的開放思維,讓產業鏈各個重要環節都積極參與進來,逐漸展現出其不同于其他平臺的優勢。調查研究發現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主要包括以下兩個主要特征。
首先,要構建兼容性強的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平臺的開放兼容性可以擺脫以往構建平臺的劣勢和封閉的惰性,在出版物內涵、平臺科技、互聯網技術等方面實現兼容性開放,從而可以更好地升級和擴容系統,以及集成原有平臺的資源,促成出版社與合作方之間的有效聚合。
其次,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要根據需求組合不同的資源模塊。通過制定數字出版平臺的構建思路,制定組建不同模塊的特點需求,根據用戶需求培育不同的用戶,使用戶角色細分。例如,將模塊按照用戶需求角色設計為作者模塊、編輯模塊、單位模塊、閱讀者模塊等,也可以將模塊按照出版物種類劃分為經濟類、管理類、社會科學類、藝術類、歷史類、文化類、地理類、幼兒類等。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以此不同特點的劃分和不同的模塊進行分類,讓不同的價值得到體現,放大數字模塊的價值,保證平臺模式的兼容性以及互動性,提高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的價值,讓其功能得到發揮和增強。endprint
2.構建可視化的資源數據庫
可視化的數據庫指的是影音展現,通過在平臺中上傳影音文件,集合到資源數據庫中,形成可下載與在線閱讀觀看的影音文件,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版物閱讀服務。構建可視化的資源數據庫要基于數據分類功能,將詳細分類確定好后,針對不同出版物種類上傳,組合成健全的數據庫內容。然而視頻文件具有傳播的特性,現階段在平臺上可暫不允許用戶個人上傳視頻,這樣可以避免服務器癱瘓,還可以避免惡劣信息的傳播。可視化的數據庫構建在前期可以注重人文方面、幼兒教育方面、社會科學方面的組建,因為這些方面的視頻需求量較大,而且可重復閱讀的價值較大,對平臺的建設具有支撐作用,同樣也方便用戶的使用需求。
3.構建數字技術開放型管理平臺
構建數字技術的開放型管理平臺,主要價值在于控制好數字技術傳輸與數字出版物信息傳遞。通過信息挖掘與傳播,讓數字出版物的核心技術得到增強,改善出版業的發展方式與運行模式,提高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動力。通過數字技術的突破,加快數字出版技術的創新應用,開放型的數字出版平臺將成為數字技術展示的重要形態。出版社通過將合作方的技術外包與平臺整合,打開計算機技術接口,利用數字技術結合特色化的出版物,形成應用支持,讓合作方可以方便地對接資源,同時也方便了讀者應用出版信息。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數字出版產業開發型平臺需要考慮到當前數字出版業的發展狀況,對數字出版的優勢情況要有所了解,同時對未來的開放型數字平臺構建的思考重點應在于開放性的共享性平臺、可視化的資源數據庫、數字技術開放型管理平臺三者的融合。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還會不斷完善,本研究也為其他學者的理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程維紅,任勝利,王應寬,嚴謹.中國科協所屬科技期刊的網絡化建設進展.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 21(4):425-430
[2]暢榕,陳丹.數字出版公共平臺的建構模式與運營機制初探.科技與出版,2014(2):57-60
[3]張秀梅,李婧,劉立營,程煜華.數字出版對科技期刊評價的影響.科技與出版2013,(11):15-18
[4]劉一聞,張家湘,張建偉.關于構建媒體開放平臺的探討.中國傳媒科技,2015(4):75-77
[5]魏玉山.2015~2016中國數字化出版產業年度報告.印刷雜志,2016(8):8-12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