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
摘 要 隨著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生投入越來越多,高校資助工作隊伍工作不僅僅是資助更是育人。同時高校資助工作的集中性、復雜性、多變性、跨校區等特點,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究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建設,發揮好資助工作隊伍中學生干部的中堅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的現狀與問題,并提出加強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建設的解決策略,從而促進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的專業化與制度化建設。
關鍵詞 資助育人 隊伍建設 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是指高校從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人員,包括專職校級人員和院級兼職人員。校級資助工作人員多隸屬學生處或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專人專崗,主要負責學校資助政策的制定與落實。院級資助工作人員主要由院系輔導員兼任,具體從事院系一線資助服務與育人工作。同時,在院校兩級,還會招聘學生助理,協助資助工作人員開展日常資助事務工作,他們也隸屬于資助工作隊伍。
1加強高校資助工作隊伍建設的原因
1.1高校資助工作的新特點對資助工作隊伍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高校資助工作本身具有集中性( 工作集中在每學期初) 、長期性( 每一位貧困生需要長期跟蹤聯系) 、多變性( 貧困生家庭情況復雜,不定因素較多) 、復雜性( 近年來貧困生從家庭狀況、地區狀況、心理狀況都呈現多元化趨勢) 、跨校區(各高校在市郊或開發區建立分校區)等特點,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隊伍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綜合能力,來應對多元化的特殊要求。
1.2現有高校資助工作隊伍建設存在系列問題對資助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現實需求
(1)資助工作隊伍人員配置不足,難以滿足育人工作要求。目前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瑣碎繁多,主要包括家庭經濟困難生的認定、建檔、和管理;綠色通道,學費減免,學費催收,勤工助學等資助工作;國家助學貸款受理、發放、貸后管理等助貸工作;各類獎助學金評選、發放、管理等等。在資助日常事務完成以后,育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中工作中出現了經濟資助有力,思想教育不足現象,近年來,家庭經濟困難生中的“靠、等、要”思想出現,誠信缺失明顯。因此將資助和育人相結合,加強家庭經濟困難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將成為資助工作隊伍越來越重要的工作任務。但是在學院層面,資助與育人工作只是輔導員眾多業務內容之一,人員配置欠缺使資助育人工作仍舊停留在物質資助的層面,難以深入開展下去。
(2)資助工作隊伍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在學院層面,由于崗位流動、離職、休長假等因素,輔導員流動性比較大;輔導員負責業務版塊也在不停的變動。因此,學院負責資助工作的負責人呈現年年換的趨勢,資助工作隊伍非常不穩定。因此,資助工作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基于此,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生資助工作,發揮好資助的育人成效,探究資助工作學生隊伍建設的建設,促進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信息化、制度化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強高校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建設對策探討
2.1領導高度重視,實行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
由于資助工作瑣碎繁多,涉及到家庭經濟困難生這一特殊群體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配備充足的資助工作隊伍人員,從數量保證資助工作隊伍平穩發展。在學院層面,成立資助工作里領導小組,學院資助主要負責人如黨委副書記可以擔任組長,助學輔導員為副組長,助學助理為資助版塊小組長,各班級負責人參加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處理學生資助工作的重大問題,任何決策性意見都必須上報和咨詢領導小組,確保助學工作在“零架空”狀態下進行。
2.2以“分層推進”原則建立三級院級資助工作隊伍
在院系層面,建立以學院黨委副書記為組長,助學輔導員為副組長,助學助理為組員的院級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院家庭經濟困難生資助工作,定期召開相關會議,提出解決我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問題的方案。同時,輔導員定期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困難與疑惑,進行心理開導與情緒維穩。在班級層面:首先,各年級各班級自主推選助學工作學生代表,負責傳達助學工作,協助落實資助育人計劃。領導開展助學工作宣傳主題班會,普及國家助學資助政策,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其次,班級成立包括助學負責人、班長、團支部書記、班生活委員和學生代表組成的民主評議小組,參與家庭經濟困難生的認定與建檔,評議、推薦與監督工作。在宿舍層面:各宿舍選出家庭經濟困難生生考察人,每月向班級工作小組匯報本宿舍貧困生的學習生活等真實情況,為班級工作小組的助學工作進行提供有效、即時的信息,以促進資助育人工作的開展。
2.3完善培訓體系,提升資助工作隊伍素質
要提升資助工作隊伍素質,要不斷加強資助工作隊伍的政治理論和業務理論教育,積極開展資助工作培訓,讓資助工作隊伍了解和掌握國家最新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及資助工作的業務知識。具體措施有:首先,針對新上任的資助工作者,發揮師兄師姐的傳幫帶作用,系統培訓新上任(下轉第12頁)(上接第9頁)的資助工作者具體的業務內容和操作流程。其次,針對整體資助工作隊伍,通過講座、會議、互相學習等方式,統一培訓國家最新的相關資助政策和法律法規,提升業務能力。最后,邀請專家和老師開設講座,進行團隊拓展訓練,鍛煉和提升資助工作工作隊伍的綜合能力,提高團隊凝聚力和歸屬感。
另外,針對目前各大高校的跨校管理的情況,在資助工作隊隊伍建設中,要結合飛信、QQ群、微博、公共郵箱、校園網站、微信等多媒體方式,廣泛宣傳資助政策。各班級助學工作小組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多媒體互相交流,由老成員帶領新成員共同學習資助育人知識,提高助學工作水平。
2.4完善制度建設,規范資助工作
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與資助工作隊伍建設相關的制度,包括資助工作隊伍成員競聘制度,從而在每年資助工作學生助理換屆時,能否優中選優,推陳出新,推薦思想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業務精和有創新意識的優秀人才納入到資助隊伍中去;同時,要制定相關的培訓規章制度,積累歷年的培訓材料,規范資助工作團隊業務培訓內容,促進助學隊伍的持續化、專業化和穩定化發展。
要提高資助隊伍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必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將資助工作隊伍的考核制度和評優制舉相結合,建立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對工作表現優秀的學生,指定嚴格的考評標準,由班級推選,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綜合考評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情況,推選優秀助學委員,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激勵機制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保證大學生資助工作順利開展,真正發揮這項工作的內在動力和感召力,從而更好地發揮資助育人的作用。
3總結
做好高校資助工作,是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也是檢驗學生工作的重要標準,這已經成為高校的普遍共識。各高校應當按照中央有關精神要求,建立和健全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優化了隊伍管理,促進學院資助育人活動的開展,達到了“助學助心”的效果,讓受助學生懂得感恩社會、回饋他人,做到自立自強。
參考文獻
[1] 楊愛民.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機構合理運行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0(11) :52- 53.
[2] 黃寂然.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隊伍的管理與考核[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105-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