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均
【摘要】學習有時候會相對比較枯燥,將激勵策略落實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讓語文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讓學生在一個愉悅的狀態中增長知識、健康成長。因此,本文將簡要闡述激勵策略的積極意義,并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展開激勵教學的具體措施,希望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發。
【關鍵詞】激勵策略;小學語文;應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展開激勵策略的意義
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贊賞的需要,在語文教學中激勵學生能夠滿足學生的價值感,喚醒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小學生十分關注別人的看法,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倘若老師能夠充分把握小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展開語文教學,則能大大提高教學的質量。激勵學生,是對學生的鼓勵和喚醒,有的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激勵的教學方法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總之,采取恰當的激勵策略,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如何在教學中應用激勵策略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深刻認識到尊重每一個學生,真誠地對待每個學生的重要意義,在應用激勵策略的時候要堅持尊重學生、真誠待人、一視同仁、以人為本的原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推動學生的成長。
(一)多用激勵性語言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碧热粜W語文老師忽視了這點,在教學中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傷害學生的自尊,給學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小學語文老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中多采用激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語文老師并沒有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中時常忽視學生的感受,說出有傷學生自尊的話語來。部分老師看到學生反應比較慢,經常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對學生說道:“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東西都不懂,都跟你講了多少次,還是不會。”語文老師本來是希望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喚醒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過于偏激的語言卻嚴重打擊了學生,傷害了學生的情感,造成了相反的效果。對此,語文老師應該耐心地用溫柔的語言告訴學生:“慢慢來,做題的時候多思考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遇到不會的不要怕,想辦法去解決,老師相信你!”
在教學中多用激勵性的語言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有助于引導學生,避免學生過于急躁或者是遇到問題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激勵性的語言就像清泉般沁人心脾,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時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二)發揮良性競爭的激勵作用
小學生爭強好勝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在展開激勵性教學的時候,語文老師要充分發揮良性競爭的激勵作用。在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多開展比賽性質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踴躍地參與到具有競爭性質的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開始學習一篇新的文章時,語文老師可以讓班級以小組的形式朗讀該篇文章,每個小組負責朗讀一段,最后再選出朗讀得最好的一個小組,予以精神獎勵。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就會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贏得小組的勝利,這樣學生會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朗讀中去。老師可以在黑板的右下角專門設置一個評分欄,在課堂中安排多個具有競爭性質的教學設計,并把勝負記錄在黑板的右下角,一目了然,學生的參與度大大提高。有的學生本身性格比較內向,不愛主動發言或者是表現自己,通過這種競爭性質的教學設計,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好勝心,推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教學中去。
良性競爭中取得勝利的學生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榮譽感、成就感,這種感情會激勵學生繼續努力,對于暫時輸了的學生而言,則可以在競爭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
(三)采取情感激勵法
小學生情感豐富,也比較容易感情用事,在語文激勵教學中,語文老師則可以采用情感激勵法,讓學生在一個積極愉悅的狀態中享受語文。那么我們該如何展開情感激勵教學呢?具體而言,在進行情感激勵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注意發自肺腑地認可和贊賞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在教學中無微不至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實現師生之間情感的共鳴,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語文老師要學會循循善誘,耐心地對每一個學生,真正去關懷和理解每個學生。有的學生比較叛逆,這與家庭教育有較大的關系,老師不要只關注學生的學習,而應該多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多與家長溝通,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關愛,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喜歡語文,喜歡學習。值得注意的是,語文老師要注意情感激勵過程中把握一個度,避免過于溺愛、放縱學生,讓學生任意妄為、隨心所欲;要注意恩威并施,避免學生過于放肆,不聽從老師的管教。
三、結語
激勵策略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更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語文老師必須努力提升個人素養,增強教學能力,將激勵措施落到實處,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與學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郭飛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5(19).
[2]蔣奇正.激勵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天地,2015(12).
[3]成亞妮.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策略應用現狀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21).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