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翊菲
【摘 要】目前在中小企業中,商務秘書兼會計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且對秘書工作者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無疑給商務秘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中小企業商務秘書兼會計崗位發展趨勢下,傳統的商務秘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用當前用人崗位的要求,必須進行變革與創新。本文將從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商務秘書兼會計;現狀調研;SWOT分析 ;應對策略
在現代社會中,不少中小企業將文秘與會計專業結合起來,如在房地產、高新科技行業、貿易金融類公司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和靈活性,兩者可以緊密結合在一起,比如秘書兼做會計、出納等形式,共同為企業服務。目前,傳統的文秘專業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用這種崗位需求,這需要我們對傳統文秘專業教學模式進行變革與創新,探索新的專業模式與教學模式,從而才能實現以市場為導向,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提高學生就業水平。
一、在當前中小型企業文秘兼會計用人的形勢下,商務秘書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
(1)具有扎實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具備廣泛的理論基礎知識。中小企業的業務流程相對簡單,比較靈活,商務秘書人員具有扎實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具備廣泛的理論基礎知識,對經濟管理類知識較熟悉,在實際工作時觸類旁通才可以將兩項工作結合起來。
(2)具有綜合處理事務的能力。由于兩者的跨度極大,在知識結構、工作方式上有許多不同之處,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才能勝任。
(3)具備出謀劃策的能力。中小型企業中商務秘書參謀咨詢作用的突出,決定了商務秘書不只是機械被動的執行人,而是上升為具有主觀能動意識的初級管理者。
(4)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當前國家要求規范管理中小型企業的會計制度,對于會計知識不夠專業的商務秘書人員來說,是個較高的門檻,需要認真研究學習,更注重專業性。
二、高職院校文秘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的觀念一直認為秘書是個萬金油的職業,文秘專業在各類院校中不被受到重視,常常是很少獨立設置專業,一般依附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更少本科院校單獨設置文秘會計專業,并且更不會把文秘和會計結合起來培養人才。目前,只有廣東省有少數的中等職業院校單獨設立文秘會計專業。傳統的教學方式停留在培養培養單純辦文辦事的形式上,已經遠遠不能適用企業對秘書人員崗位的實際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從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大膽創新,變被動適用為主動適用,才能更好地把握機遇和挑戰。
(一)專業設置方面
要重視商務秘書發展的趨勢,以市場為導向,在文秘專業中設立文秘會計專業,將文秘與會計結合起來,以商務秘書課程為主,以《應用文寫作》、《秘書學概論》、《文書與檔案管理》、《交際禮儀》、《公共關系學》為核心的課程,同時又在課程中將《會計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等經濟類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使學生成為適用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具備商務秘書兼會計的理論知識。
(二)課程內容
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要找準目標,要敢于舍棄。教學內容要從實際出發,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比如要培養學生出謀劃策的能力,就要讓學生要熟悉企業經濟業務流程、做賬流程、會計工作,以熟悉會計基本賬目、處理日常經濟往來為重點內容;要培養學生在協調關系、辦理事務和處理信息方面的核心競爭能力,就要讓學生重點學習提社交禮儀、信息工作、協調工作等內容,而略去督查工作、檔案工作等內容。
(三)教學方法
①改變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采用共情式教學、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創新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②增加多種成長途徑,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開設多種形式的技能比賽,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參加演講比賽、辯論賽、會計模擬實操、公關面試模擬大賽、創業大賽等形式的比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凸顯新時代秘書人員的個性與優勢,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③建立文秘專業綜合實訓室,提高實際操作能力。要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就要充分重視實訓室的建設,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辦公設備、辦公系統軟件,搭建商務文秘兼會計實訓室平臺,引入并完善校企合作,經常聘請企事業單位法人代表、高級秘書等人員進行定期講座,并與企業合作開展頂崗實習、模擬上崗大賽等,通過他們將崗位最新信息帶給學生,將最實用的工作經驗傳遞給學生。
總而言之,要著重以實際工作的需要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并通過加強實踐中不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楊.談商務秘書專業的教學改革[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06(9):117-118.
[2]沈建紅.對民營企業文秘專業人才需求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商務秘書之友,2005(6):41-44.
[3]賈國利.淺談企業商務秘書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職業挑戰[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4(3):71-72.
[4]蘇百榮.文秘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2):7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