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波
摘 要: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逐漸退出了教學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新的學習模式下能夠顯著提升自身的綜合數學素養,為自己今后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文章結合教學經驗,研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實行案例教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數學課堂;有效策略;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57-01
案例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被抽象知識所迷惑,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且在案例分析過程中顯著提升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在熟悉教材內容以及班級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地優化案例教學模式,化為己用。
一、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師生互動可以調解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建立一種師生平等、互相交流的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因此,教師要積極動腦,尋求多種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有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中,才能顯著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讓教師的案例教學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在眾多營造課堂氛圍的方法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以輕松的狀態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在講述“平面幾何”相關內容的過程中,首先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案例:AE//BC,D是BC的中點,ED交AC于Q,ED的延長線交AB的延長線于P,請問PD×QE是否等于PE×QD?在幫助學生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教師先詢問學生通過題目自己畫圖有什么作用。學生回答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詢問學生這道題目里涉及了哪些知識點,解題思路又是怎樣的。學生通過交流,得出了正確答案。在師生一問一答的互動交流過程中,學生能夠迅速地分析案例,并能夠加深對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的理解。
二、堅持能力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
初中數學的核心思路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的解題習慣。為此,教師應該從一道典型題目中幫助學生挖掘同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從而做到一通百通。只有如此,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拓展,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才能得到真正提高。同樣還是以上面一道題為例,為了有效解決兩條邊相乘相等的典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先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一旦兩個三角形相似,那么三角形的兩條邊的比例就是相等的,通過代換就能夠得到兩條邊的乘積相等。這就是此類題目的典型解題思路。在這個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帶領學生發現這個題目的典型特征,并且總結出此類題型的正確解題方法。由此,學生再面臨相似題目的時候就能夠做到一通百通,顯著提升學習效率。
三、將指導學生學習和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相結合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帶領學生走進正確的學習道路之中,幫助學生少走彎路,提升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意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需要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知道自己走了彎路,要及時改變道路,重新走進正確的學習道路之中。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備好課,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案例,并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案例。當學生分析案例受到阻礙或者產生疑惑的時候,教師再進行點撥,讓學生的思路變得順暢。只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
四、將教學和考試相結合,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課堂時間十分寶貴,教師需要尋找教學重點和難點相關聯的典型案例進行詳細講解,切忌選擇大量非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因為這不僅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還會讓學生產生考試不難的錯誤觀念。在案例分析之后,教師每周還應該就本周所講述的知識點進行考試,讓學生鞏固對課堂案例的理解。只有如此,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為中考做好準備。例如,教師可每周帶領學生進行一個章節內容的考試,并且將典型例題進行變換之后放在試卷中,通過試卷測試學生對案例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礎上,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考試成績優化案例教學方式,形成良性循環。
五、結束語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就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在數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的教材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合理選擇典型案例,真正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馬吉榮.初中數學案例教學有效策略應用[J].黑龍江教育,2015(02).
[2]李博.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案例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12).
[3]林建鴻.關于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案例教學實踐及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1).
[4]孫露.初中數學課堂評價的教學案例與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