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
[摘 要] 我們此次主要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過程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從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目的、創建保障機制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具體實現路徑。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7) 08-0056-02
為了進一步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主要趨勢,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可以讓其獲取更多的發展空間。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和文化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工作也是不斷更新完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如果從本質上來說,屬于兩個獨立的系統,但是在獨立系統中,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文化之間還存在著潛在的聯系。換句話說,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其實是可以進行融合發展的。而我們在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過程中的時候,可以極大的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實效性。保證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系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識。這對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融入的理論基礎
從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來看,已經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傳導模式,我們將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文化領域中時需要注意融入和融合的區別。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互動,而融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整合,這時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主客關系。文化的融入主要是指文化作為一種要素能夠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
(一)理論前提
從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狀況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而且這種關系也被很多學者所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民族精神的構建等方式來促進社會工作人員的文化自覺性。進而實現整個社會的文化發展。從這一點我們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對整個民族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大的。而文化通過自身意識形態功能的轉變擴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使其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動力。
而從目標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主要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廣大公民的集體意識。而單從客體上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建設都重點強調了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二者都在人的精神、理念等問題上達到了客體上的一致性。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的主要實踐活動。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改造和創新的真實反映。也就是說,所有的文化,其存在因素都是與人密切相關的。雖然說這兩者的重合度不是很高,但是二者在個人的素質以及目標等問題上的態度卻是一致的。
(二)理論實質
雖然說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二者之間存在互動關系,而且在多個方面也展現出了同質性的一面,但是他們所管轄的范疇是有區別的,而且其作用、體系也不是完全等同的。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體的。此時的文化只是作為環境、方法、手段融入其中的。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文化屬性是非常明顯的。從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情況來看,其文化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也將其稱之為文化活動,它是屬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主要分支。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非常明顯,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培養具有創造精神的人來實現文化的創新,尤其是促進了文化精神向實踐精神的轉化。在這一過程中,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因素,文化是思想的主要載體,人們也是通過文化的交流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與個體價值選擇之間的矛盾互動過程。
我們此次主要強調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屬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并沒有忽視教育本身的政治性,政治性都是隱藏在文化屬性中的,文化的發展能夠影響思想政治的相關功能,所以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政治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過程分析
(一)社會實踐活動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而且也是一項相對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一活動的主體性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其實踐性還非常強,在其實際發展過程中,文化融入的出現很好地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實踐特征。而這一特征也直接證明了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循序漸進
我們在將文化理念和價值觀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候,要始終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一些與文化相關的因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的主要實現路徑
(一)明確文化融入目的
文化融入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而文化的融入基礎也是按照人的需求進行的,人們可以在文化融入的基礎上通過自我發展來實現自我創造,這樣一來,人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而且在這一狀態下,文化融入的目的也會進一步的實現。將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使人們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夠很好地融入到本國的政治思想觀念中,進而實現人與政治、社會、文化等的和諧發展。
(二)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融入保障制度
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這一點主要是要求我們要把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建設制度進行整理,將其中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制度體系都剔除,融入全新的適合社會發展的規章制度,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制度的多元化發展,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工作的各項任務都能夠落實到實處,并在此基礎上融入文化道德原則。
融入具體的政策措施。我們要促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落實,不斷引導文化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健康發展。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任何的文化建設想要得到真正的發展,國家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是必須的,這也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后盾。
落實規章制度。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制度在確定之后,只有落實到實處,真正發揮這一制度的作用,才算是真正行使了制度的權利。在實際的工作中最好是做到責任到人,制度到崗。
(三)擴大教育內容范圍
我們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融入其實是內容上的融入。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我們要分清楚內容的主線,先確定主線,然后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保證教育的理念始終是符合社會的實際發展需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其內容涵蓋了很多方面,當前社會主義理想的共同化教育,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社會主義以及國家法律的教育,這些內容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點內容。而且文化的融入主要是在日常教育過程的中各種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內容的融入。確保人們政治素質、文化素質等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提升,讓人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修養能夠得到提高。
(四)創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環境
人自身的行為及思想會受到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如果社會文化環境比較好的話,人自身的一些消極因素就會在潛意識中得到改變,但是如果環境不是很好的話,人們的消極因素就會被放大,進而導致人們品質的整體降低。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的融合關系也會受到文化環境的影響,一般來說,都是比較特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夠體現出文化環境,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設之間要想實現真正的交流,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保證二者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進行。而當前特定文化情境的構成因素又很多,所以我們會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受文化環境的影響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
在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信息輸入是文化環境的直接源泉,而其文化融入的基本內容就是包含的價值觀念。當我們把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關的評價,而這些評價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依靠信息輸出的方式傳達的。在傳達完相關內容之后,我們還要對后續的信息輸入工作做準備。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文化融入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與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全面地分析,并且展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文化的發展成果,讓我們的廣大群眾可以真實地了解到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教育,這對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孫慧玲,唐桂娟.回歸生活世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創新思想·科學發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上冊[C].2008.
[2]賴英騰.談人的全面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屆科學論文研討會專輯論文集[C].2014.
[3]趙子林.淺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A].“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
[4]劉芳.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人學透視的時代價值[A].人學論叢:第九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C].2007.
[5]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一)[C].2006.
[6]郭焱.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
[7]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人學反思[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
[8]邱子輝.構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
[9]吳淑嫻,阿劍波.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創新研究——以湖北部分高校為參照[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