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聶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各中職學校也在積極轉變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逐漸由傳統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模式演化成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和動手實踐能力的教育方式,大力加強校企合作,使中職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進而為日后步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下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本文也會對校企結合模式下中職德育教育改革創新做一步的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校企結合;中職德育教育;改革創新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我國中職學校也轉變了發展戰略,不僅采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而且也加強了德育教育的改革創新,大力協調與企業單位的合作關系,進而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然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急需相關學校制定科學有效的優化措施,完善現有的教育模式,不斷促進校企合作,使學生在充分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從而為日后發展奠定有利的基礎。
一、中職德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1、校企結合深度偏弱。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中職學生都能在學習期間深入到企業單位進行實踐學習,但是在其實踐過程中,相關學校與企業的溝通和交流卻是極為缺少具體表現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分析:
其一,學生專業技能學習方面,學校對其德育教育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學生被企業遣送回去才會意識到勢態的嚴重。其次實習期教師跟蹤力度不夠。
其二,在深入到企業學習期間,中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都會發生一定的轉變,但是很多專業教師并未在這方面引起重視,對學生的關注程度極為缺乏。
其三,在校企合作期間,相關學校并未對企業背景進行深入的了解,致使學生實踐與自身專業相脫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德育教育,而且對于企業人才的需求也起不到任何促進作用。因此,應在校企合作前,對相關單位的文化氛圍、人才需求企業管理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借鑒其優良的文化管理理念,正確引入到實際德育教育中,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
2、教師重管理輕教育。通常情況下,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都是依照固定管理條例,來約束學生的在校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另外,中職德育教育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和抽象性,其教育效果往往與專業教學背道而馳,并且大多數中職教師都以提高教學水平為主要教育目的,并未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制定針對性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進而導致部分中職學生常常出現厭學、頂撞教師的不良行為[1]。
3、德育教學效果不明顯。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分中職學生的文化素質都處于偏低狀態,不僅影響了中職教學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很多學生對于一站式教學方法極為厭煩,從心理上希望學校能夠多開展實踐培訓課程,少些專業理論講解,這樣才能激發其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在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最大化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大多數中職學生的年齡都處于青春期,其對社會觀、人生觀、審美觀都未達到成熟狀態,所以加強其德育教育是當下各中職學校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很多學校所體現的教育效果明顯與學生對德育的迫切需求相矛盾,進而使其無法正確認識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相關教師缺少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所以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反感、排斥等不良情緒。
二、加強校企結合、創新德育教育
1、完善德育教育內容。當前,校企結合的教育模式已成為各中職學校的主要辦學方式,相對其教育內容也要隨之轉變,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的培養,而且還要強調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使其可以樹立良好的工作觀念和責任意識,更好的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此外,學校還要針對學生專業,加強對校外企業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在實踐工作中,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從而深入挖掘日后行業領域中所具備基本素質和要求,為自主接受德育教育創造有利的條件。
2、創新教育方式。只有良好的教育方式,才能達到預期德育效果。因此,在實際教育過程中,相關中職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不斷創新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德育教育方式。首先,在學生深入企業學習實踐階段,對應的專業教師也要隨同,使其做到與時俱進,既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又可以提高學生對行業素質和要求的了解,使之在教師的諄諄教導下,能夠更好的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從而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意識。其次,還要優化德育載體,提高相關學校對企業合作的重視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大大激發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進而充分體現學校德育教育、企業教育及社會教育的有效融合。
3、豐富評價機制。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評價機制,因此一定要將其評價功能進行豐富化設計,首先,要根據學生在企業實踐學習的表現行為,作為德育評價標準,進而激發中職學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工作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德育教育的好處。其次,采取實效可行的激勵政策,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及時的物質獎勵和口頭表揚,激發其參與企業實踐的積極性,更好的學習德育教育。而對于表現略差的同學,要采取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鼓勵,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更好的達到預期效果[2]。
4、加強中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深度。為了滿足當下企業用人需求,學校應在學生實習階段,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關系,了解實際企業用人標準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要求,并借鑒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使其充分融入到德育教育體系中,采用以人文本、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對每一位中職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另外,還要了深入了解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需求情況,并將其納入到德育教學大綱中,進而發揮真正的引導作用,為我國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打下穩定的基礎。
三、結語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已成為社會人才需求的主要供給渠道,其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制造業質量。因此,一定要加強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不斷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使其可以完全滿足企業用人標準。同時,還要豐富評價機制、創新教育方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進而為其日后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姚芬.高職院校德育實踐教學的理念與路徑分析[J].天中學刊.2016(01)09-10.
[2] 孫芳.門志利.論校企介作和工學結介模式下的中職德育工作[J]職業技術教育.2016(0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