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本文探討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大專非醫學專業的基礎醫學這門課程中的教學效果。通過實驗教學對比的方法,肯定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優勢的同時得出了新的結論:學生在主觀能動性,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成績、教與學的互動等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的學生。
關鍵詞:實踐反思法;少數民族護生;評判性思維;護理實習帶教
中圖分類號:G434;R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6-0010-02
1 研究背景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推廣,無論是小學、中學、大學,可見有其傳統教育模式無法比擬和替代的優勢。教師在應對“翻轉課堂”時必須轉變傳統角色:教師要由課前教案的書寫者轉變為課程視頻的設計制作者;教師要由課堂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交流互動的組織參與者;教師要由課后練習的局外者轉變為學后反思的促進輔助者[1]。中國在基礎教育領域的課程改革已有幾十年,無論是國外引進的,還是本國固有的,努力打造從探究式課堂到“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從PBL教學再到慕課和翻轉課堂等[2]。翻轉課堂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翻轉,即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翻轉,從傳統的老師教到提前布置任務,學生通過查詢資料解決問題;實現了師生角色的翻轉,有傳統的教師為主體,學生是參與者到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和評價者的翻轉。在翻轉課堂中,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通訊媒體的使用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學習和寫作的方式與環境,如云墨藍班課APP課堂的引入等,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3]。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設計制作視頻布置教學任務,學生通過網絡媒體或智能手機課外觀看(在線學習),線下分組討論;回到課堂,師生可以面對面交流,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合理有效的解答,并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做相關的練習,加快知識內化的步伐。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曾經說過:“顛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2 翻轉課堂的優勢
作為一所高職院校的教師,有必要將“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在我校推廣。醫學基礎作為非醫學臨床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涉及到基礎醫學的各個學科,如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等,而該課程所設置的專業并不是臨床專業的學生,他們的醫學知識相對匱乏,如果只是單純的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知識的吸收和遷移能力太過局限,新的教學模式將會充分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課堂上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討論,集思廣益,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綜合提高學生的素質,是必要的。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優勢:①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4-5],老師精心制作的視頻或在網絡上觀看已有的微視頻,為學生學習創造了更為優質和適合的學習條件,使資源優化和機會均等。②促進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自我探究,真正實現了自我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有充分的時間自我思考,提高了學習的能動性。③由于微視頻的前置性學習,必然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也就是說翻轉課堂使教師改變一講到底、只有預設沒有形成的教學模式。
3 “翻轉課堂”的實施方案
3.1設置“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操作流程
“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操作流程,見圖1。
3.2研究方法
設置醫學技術系兩個小班作為平行班進行研究,進行研究前按學習成績打亂重新分班,避免學生成績差異造成結果的不準確。每班人數為45人,其中一個班進行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另外一個班進行傳統教學,周學時4學時,經過一學期學習后,將兩個班教學結果做如下比較:
3.2.1主觀能動性 實驗班主觀能動性增強,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及時的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自己先查閱資料給予一定的解釋,雖然專業知識水平有限,但是在整個過程中鍛煉了自己問題分析能力,資料收集整理能力等;平行班的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不能帶著問題去聽課,課前也缺乏有效的預習,上課被動,不能積極的參與的課堂中來,回答問題沒有系統化,表現出片面并且缺乏自我的見解,課后不能積極完成作業。
3.2.2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施案例教學中,實驗班學生能過很好分析問題,并做出正確全面的分析;如在講解肺氣腫的案例分析時,實驗班的學生能夠針對該案案例提前查相關的資料,從疾病發生的原因、發展過程、臨床表現到基本的病理變化等,都能做到分析并給出合理的解釋,并且在小組討論中反復的論證并集思廣益給予補充。對照班的學生在傳統教學中,只是被動的理解老師講授的知識,不能對問題系統分析,不能在課堂上將知識有效的轉變成自己的知識,也就是知識的內化過程漫長,知識的遷移和利用能力欠缺。
3.2.3實驗動手能力 實驗班的學生能在課前主動預習本次實驗課的內容,并查找相關的資料了解該實驗所使用的實驗器材、實驗所依據的原理、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會積極利用網絡觀看一些相關的實驗操作視頻做到提前的了解和模擬,積極在實驗課中得到預期的驗證,實驗得到進一步的檢驗;對實驗的操作進一步的熟練。完成既定的實驗目的,并對實驗結果做到恰當合理的分析,實驗的成功與否都會得出合理的解釋和驗證。對照班的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不能提前有效的準備,只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操作。從實驗的流程、可能出現的問題等方面都沒有思考預期的結果。
3.2.4實驗班和平行班期末綜合成績分析圖
4 討論
通過本次教學實踐研究,現總結如下:
4.1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將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的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帶著目的性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如:讓學生充分利用便利的網絡資源查找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形成自己的見解。并且可以通過微信、qq群等相關平臺等發布學習指導、提供學習資源,及時回答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
4.2能及時的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監控學生的學習進程
通過學生所提到的問題,檢測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對問題認識的深度以及對知識的把握度,自我學習的能力等。做為老師可以整體掌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講授階段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對學習任務的認知水平來調整自身的學習方法。
4.3教師轉變角色
將傳統的單純以老師講授為主的模式顛倒過來,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向導,將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討論、解決。最后總結提升,則從學生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并組織學生針對某些問題進行研討,在研討中解決問題,并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對問題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加以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全方位提升。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案例教學法、組織討論分、講授法、微課,將教學資源共享,極大的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方式,使學生的素質得到了綜合的提高。
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必定會在全國廣泛實施,在醫學院校結合PBL教學法共同實施必將有更為廣闊的空間。對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對教師專業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面對思維活躍的學生,知識不在單純局限在教材中,將是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金煜,鄭友訓.“翻轉課堂”與教師角色轉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51.
[2]吳志鋐.十多年課改之路:從探究課堂到翻轉課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4(8):5-6.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4]郝林曉,折延東.翻轉課堂理念及其對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5):80-86.
[5]范文翔,馬燕,李凱,等.移動學習環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3):90-97.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