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浩
摘要:高中生物的學習難度較初中生物要大許多,再加上我們剛剛進入高中,很多知識的結構不是特別清晰,這也影響了正常的生物課堂學習效率。本文結合筆者作為一名初入高中的高中生參加一堂公開課的經歷,淺談幾點有關高中生物學習的看法與思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公開課;效果;思考
這是我們這一批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堂公開課,公開課的課程內容是“細胞的增殖”一課,由于本身我在初中階段對于這個部分的學習不是特別扎實,對于細胞以及內容物的相關知識也是忘得差不多了,在公開課開始前,老師要求我們在課前查找一下有關課程的資料,了解清楚細胞增殖的相關內容,我也是聽從老師的要求認真查找了一些細胞分裂與增殖的資料,并結合生物課本熟悉了課程內容[1]。
一、公開課進程概述
1、課前預習部分。首先根據老師的要求,我們被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習成績比較平均,然后大家按照老師的課程內容安排進行了課前預習,每個人都被分配了任務。我被分在了6組,小組內部共8個成員,由一名成績最好的同學負責實驗組長,組長對我們進行了實驗前的工作講解,我也根據小組的討論內容認真做了記錄工作。
2、課堂部分。在課堂進行過程中,上課鈴響后,老師進入課堂,首先老師跟我們問好后,說:“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與其他的生物一樣,都要經歷生長、成熟、繁殖與衰老,最后也難免會思維,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任何生物都離不開細胞的分裂與生長,而在生物體內,同時有細胞在衰老,也有細胞在新生。”說到這里,老師頓了頓,“比如黑板上的這兩幅圖片一樣,一個是大象,一個是小白鼠,盡管它們的體型差距很大,但是組成的細胞也是有大有小的么?”這個時候根據我們預習了解到的情況,應該是沒有太大區別,但是我看別人也沒回答,自己就沒有說話。
之后老師根據之前分的組別,讓我們進行了相應的討論,包括細胞液的進出演示以及根據老師進行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展示,過程中一個男生還被老師點名進行了實驗成果匯報,不過這名男生好像并沒有組織好語言,所以課堂的氣氛有些尷尬,好在同學們幫他一起回答問題最后解了圍,在課堂的討論與總結部分,我還代表自己的小組發了言,雖然經過周密的預先準備,還是有些磕磕巴巴,不過最后總算完成了公開課的學習。
二、生物公開課所帶來的思考
通過這節別開生面的生物公開課,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中汲取以下幾個部分的教訓:
其一,課前預習十分重要。在公開課進行過程中,盡管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了詳細的預習任務,但是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認真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準備,所以在課堂上出現了很多老師問出的問題沒有同學回答的情況,不但使得課堂氣氛十分尷尬,更是不利于我們的課堂學習。除此之外,在預習中由于細胞分裂的部分我并沒有看太明白,但是當時也沒當回事,只當隨便看看就好了,結果在課堂上老師講到這個部分的時候速度較快,我依然沒有聽明白,這樣在課下為了掌握這部分內容,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此可見,做好課前預習不但能夠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更是能夠降低整體學習的疲勞問題,提升效率才是高中學習最重要的途徑之一[3]。
其二,課上與老師形成互動能夠促進課堂學習的效果。在公開課上,很多問題都是老師事先設計好并跟同學通過氣的,但是在互動環節中同學們依然沒有表現出較好的狀態,根據這個現狀,我認為主要還是由于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基本都是處在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大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學習方式,突然在公開課上被要求進行課堂互動,很多同學都會感覺很不適應,再加上一些學生比較羞于在課堂上表現自己,所以課堂的互動效果并不是特別好。由于互動環節沒有做好,老師也會失去一部分教學信心,該講的東西沒講出來,最后受到影響的還是我們自己[3]。
其三,自信是重要的品格之一。通過公開課,我發現一個最為重要的結論就是自信的問題。實際上,很多老師提問出的問題我都感覺自己能夠回答,或者說很有信心能夠準確無誤的回答,我尚且如此,何況那些學習更好的同學呢?但是換句話說,盡管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回答這些老師提出的問題,但是卻很少有人主動回答,公開課況且如此,平時的課程就更不用多說了。由此可見,信心是重要的品格之一,除此之外,可能有些學生只是認為課堂上回答問題會比較丟臉,或者說錯了被同學笑話,實際上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才十分幼稚、可笑。在最后的討論與總結環節,我在組內自告奮勇,主動承擔起了匯報學習效果的任務,并且順利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不但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同時也獲得了小組內部成員的鼓勵。通過這樣的方式,我也了解到課堂學習必須要具有充足的自信心才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生物公開課我了解了生物的學習方法與特點,特別是如何通過課前積極預習、課堂上主動與老師進行互動、溝通來提升自己的課堂學習注意力,并且在課后積極復習反饋,梳理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生物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馮麗霞. 一節公開課引起的思考[J]. 中學生物教學,2009,08:52-53.
[2] 夏成鋒. 由一節公開課引起的思考[J]. 新課程(教研),2011,06:58-59.
[3] 陸月仙. 由一節校內公開課引起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5,27: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