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兵
摘要:以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為出發點,力圖從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體育思想中尋找相關的理論依據。本文充分運用文獻資料法,以弟子規的視角,對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教育理念的融合進行研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理念;融合;體育教學評價;過程性評價
我國作為有著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大國,其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感召和哺乳著無數中華兒女。然而,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受到西方文化理念的影響,尤其是西方拜金主義、西方節日、西方飲食文化等滲透,這些對國內的傳統文化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和挑戰。尤其是這幾年圣誕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給我國傳統節日的帶來較大的威脅,許多學生都忘記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節日。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中的價值,將傳統文化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不僅是學生鍛煉身體的平臺,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1]
一、傳統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有助于加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當代大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思想道德素質,尤其是越來越多用人單位重視人才的道德素質。在日常體育教學,很多教師僅僅重視學生的身體鍛煉,忽視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當然也有部分體育教師,不知道用何手段去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認為這是輔導員的工作和義務,其實,借助傳統文化輔助體育教學,是非常可以改善這個問題的。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在訓練之前,可以讓學生去閱讀《弟子規》的相關內容等,因為學習弟子規的好處就是不學禮無以立,禮儀也是人生最好的交際工具,“人無禮而不立,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2、傳統文化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目前,很多學生缺乏參加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很多學生認為體育僅僅是選修課程,只要拿到及格就可以,而高校的體育教師一般都會從人性化角度給學生及格成績。因此,最近幾年,高校體育課堂,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教師教學方法有問題,其次,學生自身對目前的運動項目都不感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一些太極拳、詠春拳等傳統項目,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尤其是那些很早就厭惡籃球、足球的學生來說,參加傳統運動項目,對于自己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總的來說,傳統文化有助于激發學生運動的興趣,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積極性。[2]
3、傳統文化能夠減輕體育教師負擔。隨著社會競爭激烈,體育教師面臨著更大壓力和威脅,尤其是現在物價水平上漲,許多體育教師面臨著購房、購車、養家的壓力。其次,高校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尤其是青年教師要面臨著評職稱、晉升等壓力,還有撰寫論文、搞科研、承擔教學等諸多任務,部分高校由于體育教師比較緊缺,經常一名教師擔任多門體育課程,使得體育教師的身心壓力大。那么,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體育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些傳統武術項目視頻,然后讓學生跟著視頻去學習傳統武術,這時候教師只需要加強紀律的管理即可,因為傳統文化可以感召學生們的內心世界。
二、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體育教師自身要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的靈魂工程師。體育教師在其實際教學中,承擔著加強學生專業術科訓練的工作職責。為了跟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方針,加強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自身要有學習傳統文化的習慣,例如:加強對《弟子規》等古典名著的學習;其次,在保證日常體育授課之余,可以嘗試將《弟子規》的文化內涵滲透到專業術科教學中。最后,高校可以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傳統文化、國學培訓等活動,還可以邀請一些國學大師過來學校召開講座,可以根據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進行考核制度。總之,從各個方面,加強體育教學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2、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文化融合。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因此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是十分必要的。傳統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僅僅依靠教師課堂的訓練和講授,難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滲透到實際體育教學中,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技術手段,給學生播放中國武術的視頻,或者給學生們展示各種傳統文化的圖片,包括練習太極、詠春的圖片等,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還可以更好地將傳統文化慢慢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學生運動的興趣和道德品質。其次,體育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制作一些微課,例如:可以將《弟子規》的主要思想融合到自己的日常教學的PPT中,然后發給學生們,不僅主抓課堂上的教學時間,也要充分利用學生們的課余時間,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3、組織相關的體育比賽活動。要弘揚傳統文化,發揮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僅僅依靠日常的教學是難以達到目的的,還需要進一步組織相關的體育比賽活動,在體育比賽中,慢慢地去滲透傳統文化在體育活動中的價值,這樣能有比較高效率。一方面,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傳統文化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弟子規》的背誦大賽,這樣既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又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更重要的是組織各種傳統的運動比賽,例如:“校園太極拳”“校園氣功比賽”等,通過初賽、復賽、決賽等方式,調動學生們積極參加到運動中熏染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時通過鼓勵學生們參加體育比賽,能夠在比賽中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為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體育是運動不息的過程哲學,是完善身心的過程歷練,是追求更高智慧的過程文化。為此,現代學校體育教學應確立過程性評價理念,注重學生們的身心文化地培養,重視學生們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張校峰, 李春蓬. 試論中國傳統文化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J]. 搏擊·武術科學, 2013, 9(4):92-94.
[2] 陳紹艷, 楊成, 楊風華,等. 傳統文化對中國賽馬運動發展影響的研究[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1, 27(3):144-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