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李雪冬
【摘要】 現代化藥品檢驗中,我國對于藥品質量管理作出了明確指示。對此,本文立足于制藥企業質量檢驗中的不足,制定了提高藥品生產管理監督方法。提高藥品質量與管理效果,為企業長久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制藥企業;藥品質量檢驗;問題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 R66.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060-01
如今,我國在藥品管理上加大了管理力度,相關法律制定不斷的完善。但是,根據現階段藥品質量檢驗工作開展狀態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眾所周知,藥物是人們身體疾病緊急救治的關鍵,關乎著人們身體健康。藥品質量得不到保障,使得人們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因此,各企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做好藥品質量檢驗。
1 現階段制藥企業藥品質量檢驗工作不足
1.1 藥品質量檢驗認識不足:
現階段,一些制藥企業管理人員對我國有關法律制度認識不足,無法客觀的掌握現階段發展主體。針對藥品質量檢驗認知存在諸多問題。同時,過于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而缺少認識。例如:未根據需求選擇先進質量檢驗設備,一些企業檢驗環節中沒有按照相關要求展開委托檢測,造成企業在質量檢驗上問題不斷。
1.2 質量檢驗綜合素養較低:
伴隨著我國相關藥品質量監督制度的落實,藥品檢驗要求的提升,現代設備的運用,需要檢驗人員提升綜合素質。不過,現階段某些企業檢驗人員整體綜合素養較低,不符合規定要求。對于一些質量指標認識不足、針對先進設備操作不夠熟練、精密設備無法按照要求運用、檢驗信息數據處理不規范,難以滿足現代藥品檢驗要求。一些單位在經過GMP認證后,人員流動性大、原有檢測人員無法更好的檢測藥品標準,藥品檢測有較多不足。
1.3 檢驗設備缺少先進性:
我國在提高藥品檢驗要求時,企業藥品生產要根據藥品規范去展開全部檢驗。除動物實驗能夠委托外,其他藥品不可委托機構檢驗。此外,無菌、疫苗制品的動物實驗不可委托;藥品加工廠家進行材料、包裝材料檢驗。如果檢測設備不常使用,比如:核磁、紅外等,有關檢測項目可以申請滿足條件的企業委托檢驗。對此,還需要制藥企業進行設備更新。不過,根據現階段多數藥品制藥企業擁有設備看,檢測儀器不夠完全,特別是沒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
1.4 無法展開全項檢驗:
首先,因為缺少相關檢驗設備而無法展開藥品全項檢查。其次,因為無標準品而無法展開藥品全項檢查。尤其是對中藥材的全項檢查中,容易出現漏檢現象。最后,中藥飲片制藥企業引進的藥材與銷售出售飲片未全項檢驗,無法檢驗的項目包含:有害元素、重金屬、紅外吸收圖譜、含量測定等。由于企業自身缺少完善的檢驗設備,一些企業選擇委托檢測,甚至一些企業直接忽略這一環節。
2 制藥企業加強藥品質量檢驗方法
2.1 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監督管理單位應進一步完善《藥品管理法》等相關監督管理制度條例,加強藥品生產單位日常管理檢查,幫助企業引進先進設備。此外,加強對檢測人員專業水平的提升,要求按照GMP進行質量監督,做好藥品質量檢查。
2.2 有序委托檢測:
根據相關制度規定:制藥生產單位進行原輔料、包裝料檢驗時,如果遇到不常用設備的藥品檢測,可以根據檢驗內容委托給滿足條件的企業。同時,委托狀況要上報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中進行檔案備份。但是,在具體落實中并不適合企業實際狀況。有關企業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氣相色譜儀等,不常應用。如果單位因為其他影響而未引進其設備,而檢驗藥品又不可委托檢驗狀況下,將會導致檢驗的缺失。結合具體狀況給予企業一些緩和時間,實行有序備案監督管理。目前,利用不同藥品檢驗單位的資源與優勢,效果更為顯著。
2.3 加強檢測人員綜合素養:
首先,對藥品檢測人員的學歷、專業水平、職業水平等進行嚴格控制。由于藥品不同于其他產品,關乎著人們身體健康,并且藥品檢測具有技術水品要求嚴格、科學性強特點。其次,完善培訓教育制度。根據本地藥品檢測人員在綜合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育,提升檢測人員專業水平與檢測水平,充分認識到藥品檢測重要性。最后,制藥企業藥品檢測人員應在本地區藥品監督管理單位有檔案錄入,確保企業藥品質量檢測人員符合現代藥品檢測要求。
2.4 加大管理力度:
企業想要做好監督與管理還應立足于多方面、全過程。抓住細微環節、實行精益化管理。第一,質量部門落實職責任務,例如:對一些原輔料與成品的全項檢測。第二,嚴格根據藥品標準要求展開檢測。第三,針對標準品、對照品、試劑等按照要求監督管理。例如:對標準品進行詳細標記、檢測用試劑標注有效時間。第四,規范質量檢測工作,規范企業質量檢測報告書、要求原有記錄填寫真實。第五,根據檢測要求操作,檢測設備記錄并定期效驗。
3 結束語
綜合分析,藥品檢驗是關乎著企業經營發展、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因此,還需要有關企業給予高度重視、做好企業監督管理,提高檢測人員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滿足現代藥品檢測工作,做好監督與管理。對此,筆者分別從:現階段制藥企業藥品質量檢驗工作不足、加強方法,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制藥企業藥品質量檢驗工作開展起到幫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斌,楊迪,楊芳.藥品檢驗工作中的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6).
[2] 賈超,朱琳.對《藥品(10).
[3] 徐大兵,陳俊,崔菊霞,甘后軍,王震宇.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合理設置[J].中國藥事,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