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楊雁
摘 要:《基礎會計》是我們中職生學習專業會計知識的第一門基礎教學課程。該書內容嚴謹,理論性和專業實操性都很強。它是中職生往后學習專業會計的第一塊敲門磚。然而一直以來,由于社會、家庭、個人等原因。中職生形成了一群特殊的學習群體。他們對一般正常的教育體系有著一定程度的抵觸與排斥,上課無法集中精神,對學習不感興趣和厭倦以及毫無求知精神,對父母和老師教育的漠視。種種行為都讓學校的老師感到頭痛。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就成了我從教以來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教學 引導 考證
《基礎會計》是我們學生進入學校后所學習的第一門專業課程,而對這一門課程掌握程度如何,就會直接到影響到他后續所學的專業課程。現在的學生時代與我們70、80年代的學生時期不一樣,不能再用一成不變的傳統教育方式去教育現今的學生。因此,老師的教學教育就要有創新,這才能吸引我們新一代的學生。專業教師如何在第一時間吸引他們的眼球,上好這門課程,他的第一節課至關重要。根據中職生的學習思想和心態,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去進行解決。
一、教學方式
(一)興趣引起學生的第一興趣
《基礎會計》入門學習都是一些理論性較強較枯燥的文字內容。而我們面對的學習群體是中職生,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相對比較弱。想要在第一時間就引起一個中職生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不容易,想要他們主動學習就更難。我把學生比喻成一群小魚,他們很聰明且挑食,而我想要這群魚兒上鉤,那么就必須保證有魚兒喜歡吃的魚餌。如何下好魚餌對一個釣魚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將《基礎會計》的第一節課當成魚餌,用來吸引小魚兒們上鉤。好的一堂專業課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性,帶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對本專業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既不覺得枯燥,又覺得這門課程新奇,并對下一堂課的到來帶有好奇和期待。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望,為往后的學習過程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基礎鞏固、情景設置、多媒體、先易后難
首先,我可以采用一種方法,叫情景設置。如:企業要求采購人員去銀行提取現金1000元;企業需要采購員帶著這1000元去某地采購原材料。如果我的本節課程是準備上述內容的時候,我就會事先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采購員、銷貨方以及銀行職員的三個角色,并在課堂上進行情景模擬。讓他們在我本節課程中起到很好的吸引作用,加深同學們的主觀印象。只有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讓學生懂得這例子的含義。巧妙的運用生活上常用的例子與書本上的知識相結合,使得枯燥無味的內容聽起來簡單易懂,讓同學們容易接受又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
其次,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基礎會計》這一門課程里有許多枯燥無味的文字,帶有一些不好用語言表達的憑證和會計報表。書本上更多的卻是使用文字去表達這些報表,無法用更多的圖片資源形式將這些憑證、賬簿和報表更好更快地展示出來。教師照本宣科地進行講解,同學們一知半解,這樣完全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如果連老師都沒把握簡單的用語言去傳授這個知識點,就別要求同學們能掌握這個知識點了。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迅速的把課程資源顯現在同學們的眼前,結合我們書本上的知識用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可以大量的節省教師黑板上板書的時間,又可以增加教師的知識傳授量。多媒體教學在視覺上給了同學們更強的視覺沖擊效果,讓同學們更加容易接受。使教育教學的活動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促進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同時又豐富同學們的想象力。甚至會取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最后,不同的教學方式都有著不同的教學效果。然而我認為從簡單生動的例子入手,會讓學生學習得更得心應手,并增強他們興趣,減少學生對學習的畏難心態。簡單的例子亦是我們學習知識重點難點的鋪墊。因此我們要學會運用生活上簡單易懂的例子去帶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去學習往后的重點難點,慢慢循序漸進。
(三)知識運用、操作練習
《基礎會計》同時也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僅僅掌握理論知識,而不會應用,就達不到我們的學習目的了。因此同學們必須結合生活實例去實際操作,老師再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講解。力求學生盡量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于操作,達到增強動手能力的目的。
中職學校教學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出更好、更優秀的技術操作型全能人才。因此我們采用練習鞏固法,全部都動手進行操作。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回的操作,加深大腦印象。尤其是對《基礎會計》里面所涉及的經濟業務操作題與報表制作,更為之重要。
二、教導方式
(一)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作為一個教育者,你不能一成不變的使用同種方式去教導你的學生,必須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個班級有對知識吸收較快的和較慢的兩種學生。前者可以適當的加快內容講授進度,加大習題操作量。后者我們必須要放慢我們的教學進度,如課堂上聽不懂的,課后須耐心講解,并且給予適當的練習,鞏固他們的基礎。盡量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掌握專業知識,從根本上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幫扶方式
專業老師與同學們課堂相處時間不多,一個星期最多不超過8節課。除去八節正課后,同學們的課后學習遇到了難題又該如何解決?鑒于同學們畏難的心態和不喜歡去辦公室找老師解答的心理,我采用了幫扶的模式。我們班有40個同學,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排四到五個學習等各方面都比較強的同學,負責幫其他同學解決基本的難題,收集一些無法解答的問題,上課后進行統一解答。這些同學的存在,在客觀上大大地督促了其他同學學習的動力。在主觀上加大了班級的學習氣氛提高班集體的學習能力,又能讓學習較差的同學在心理上有安全感。
三、結語
我認為想提起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的興趣不難,只要用對了教學教育方式,中職學校的學生能力掌握絕不輸于其他人。只有采取正確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才會提高專業的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會計理論知識功底扎實,實際操作又強的專業會計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