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摘 要:本文闡述了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任務群式”“三維動態讀本”編寫實踐目的和過程,研究探索通過搭建四大任務群,串聯核心素養與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促進學生語文知識能力與生活、職業、崗位等體驗融合,從而實現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實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 任務群式 三維動態讀本
2016年3月,浙江省制定“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實施方案,“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工程”作為五個方案中的第三個列入。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正式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表現、落實途徑等做了詳細闡釋。權威部門對學生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的發布為中職各專業和學科的教學研究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與普高學生相比,中職學生將更早地直面社會。從學校到職場、從校園到社會、從學生到員工,角色跨度變化很大。職業教育更應該根據未來社會變化的趨勢去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變遷的核心素養,尤其是職業關鍵能力。而在眾多職業學校學生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中,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無疑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主流社會變化,提升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最有效的途徑和著力點。
對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構成,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整的論述和研究成果。但與“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有所不同的是,“中職語文核心素養”更強調基于培養目標必備的語文日常應用能力以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是與學生的職業發展和未來就業的崗位適應能力緊密聯系的。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將是未來學生能否適應工作崗位和職業發展的關鍵。目前,中職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有以下方面。
1.校本課程和教材開發存在的問題
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開發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校本課程和教材是重要方法。當前的校本課程和教材的開發卻無法滿足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
2.中職語文核心素養類課程和教材缺乏
由于當前對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研究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尚未開發出與之相配套的校本課程和教材,造成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缺乏系統的課程支持和科學的方法引導,使得核心素養的能力點無法有效落地,核心素養的培養缺少有力抓手,因此開發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類課程和教材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基礎。
3.現有教材無法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和興趣
當下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知道學什么。對一年級部分新生的調查中發現:有80%以上的學生不會真正看書,有90%以上的學生對語文教材中所選的相當數量的課文不喜歡,有51℅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學對提高語文成績效果不是很明顯或幾乎沒有效果。
4.現有教材無法承擔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任務
以目前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為例,教材分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三塊,但這三個模塊邊界模糊,其中的知識點又多與初中重復,不能照顧到各種專業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更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脫節。此外,由于是國家統編教材,所以不僅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還統一了教學目標、教學進度和考核標準,不能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個性發展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
二、“任務群式”“三維動態讀本”的概念內涵
所謂“任務群”指的是根據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結合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學習任務,并構成任務群落。按照學習任務和相關的內容與目標設計并開展語文活動。
“三維動態讀本”是以“任務群式”的設計思路為基礎,以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大培養目標(語言的理解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發現與鑒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知識與能力點落實的依據,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任務群的構建與項目活動的開展三者結合起來,根據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理念,按照中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三個階段:學生、學徒和員工,將讀本分為生活必備語文素養、職業拓展語文素養、職場應用語文素養三個大模塊。每個模塊是一個大任務群,而每個單元又構成一個小任務群,從而將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能力點,通過任務群活動落實在學生職業發展的每個階段和日常語文學習中去,構建起語文核心素養與學生的職業發展互動、與學生的情感和興趣互動、與教學的評價和改進互動的“三維動態”培養模式。
三、“任務群式”“三維動態讀本”的有效實踐
以“任務群式”“三維動態讀本”的理念為基礎,筆者作為讀本的副主編之一,開展了一系列實踐研究,為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搭建了一個有效平臺。
1.找準定位,明確編寫方向
為進一步明確讀本開發的需求和編寫方向以及讀本與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之間的關系,筆者對紹興全市11所中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展開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老師們普遍認為培養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抓手是基于中職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培養的課程體系開發,認同者比例在76%以上;而在“如果要選擇一本地方性校本教材作為學生課余拓展學習教材,你希望是哪一種類型”的選項調查中,教師最希望的拓展性教材主要是:文學導讀類教材、晨讀晚練類校本教材、傳統習俗類教材,占比分別為50.4%、44.5%和42.9%。而學生最需要的校本教材則分別是文學讀本類校本教材、與專業相結合的語文校本教材和傳統文化類校本教材,分別占比56.2%、48.8%和24.9%。
2.架構三維,搭建任務群
在前期問卷調查、明確編寫方向的基礎上,根據 “現代學徒制”的理念,將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大能力目標分別落實在學生、學徒、員工三個培養階段,形成三個模塊(生活必備語文素養模塊、職業拓展語文素養模塊、職場應用語文素養)的四大任務群(學生生活、社會生活、職業拓展、職場應用)。
其中,生活必備語文素養模塊分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兩大任務群。“學生生活”以“成為一個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人”為核心目標,分為學習習慣、審美情趣、文化底蘊、理性思維、判斷質疑、勇于探究六個單元的分任務。“社會生活”以“成為一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的人”為核心目標,分為珍愛生命、健全人格、人與自然、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六個單元的分任務。剩下的兩個模塊“職業拓展”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徒”為核心目標,分為交流與溝通、自律與自強、關愛與和諧、創新創業、工匠精神、理想彼岸六個單元的分任務;“職場應用”則以“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人”為核心目標,分為擇業與樂業、敬業與愛崗、服務與質量、競爭與合作、創新創業、工匠精神六個單元的分任務。通過四大任務群的搭建,使語文知識和能力與學生的生活、職業、崗位完成了跨界融合,為語文核心素養與學生的職業發展實現互動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endprint
3.項目引領,提升核心素養
圍繞“四大任務群”,以每個單元的核心主題為項目設置活動,一個單元構成一個“小任務群”,每個單元“任務群”由“讀一讀”“賞一賞”和“練一練”三大版塊組成。其中,“讀”主要用于早自修,“賞”用于課余時間,“練”則用于晚自修,一方面充實和豐富中職學生早晚自修或課余時間的學習內容,另一方面把中職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
以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能力點為統領,三個部分互相配合,構成了包括誦讀經典、欣賞佳作、傳承國學、練習書法、青春寫作在內的任務型活動項目。這些活動契合學生的生活和職業發展,能有效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誦讀、欣賞、體驗、練習的過程中,學會求知、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4.評價保障,驗證實效性
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研究和改革,評價是關鍵,沒有評價指揮棒的引領,基于核心素養的研究就無法真正落地。要積極開展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評價研究,通過構建核心素養評價體系,組織開展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大賽來驗證《讀·賞·練》讀本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實效性,從而進一步改進讀本的結構和內容。
圍繞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大賽,評價分為筆試(60%)和面試(40%)兩部分。評價體系以中職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為依據,將讀本的活動項目與核心素養大賽緊密聯系在一起,圍繞中職學生的基礎和職業特點進行設計,注重過程評價,注重個性發展,注重核心素養培養的診斷和改進,有利于及時發現讀本編寫過程中的不足,切實提升了中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實效性。
開展“任務群式”“三維動態讀本”編寫的實踐研究,為中職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通過搭建任務群,使中職語文核心素養與學生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項目活動、自主體驗、趣味練習、合作競賽中培養核心素養,提升職業關鍵能力,從而真正實現語文核心素養與學生職業發展、學生情感興趣和教學活動評價的三維互動。
參考文獻:
[1]戴智敏.基于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一縱三橫”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8).
[2]郭家海.語文核心素養的三層落實路徑[J].語文知識,2016(15).
[3]倪江.文學鑒賞活動之維——高中語文“文學鑒賞與創作”學習任務群理解與操作[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6(6).
[4]鈕勤章.從“編”到“用”——我的《萌心語文讀本》編寫與運用[J].江蘇教育,2015(22).
(作者單位: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