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化經營是我國建筑企業面對的一個大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參與其中,為企業的發展、國家的出口創匯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縱觀當前形勢,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道路依舊很漫長,為此,從企業自身及所處環境角度出發進行了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的SWOT分析。
關鍵詞: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SWOT分析
一、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具備的優勢
1.人力物力成本較低。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而言,勞動力方面的成本占據總成本的較大一部分,因此,勞動力成本對建筑總成本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我國勞動力成本普遍低于其他具有同等承接項目能力的國家,特別是建筑行業的勞動力成本更是如此。此外,材料和設備成本是建筑項目總成本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制造的設備價格僅為西方國家價格的70%左右,我國生產的材料也遠低于其他國家。為此,較低的勞動力價格、建筑材料價格和設備價格有效的降低了建筑項目成本,使我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化的經營中更具有價格優勢。
2.大型復雜工程經驗豐富。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大型復雜建筑工程的需求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國內建筑企業為了配合城市發展的腳步,在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工藝、建筑材料、建筑項目管理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并成功建造出一批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建筑成果。其中包括中央公園廣場、中國尊、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上海金茂大廈、上海證大喜馬拉雅中心、上海中心大廈、臺北101大廈、廣州電視塔、北京國貿三期,被稱為“中國當代十大建筑”的大型復雜建筑工程項目。為了完成這些工程,我們除了發展自身生產力水平外,還與發達國家開展積極合作,引進先進設備、工藝和相關人才,使我國建筑企業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
二、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存在的劣勢
1.設計研發能力不足。
海外承包活動主要包括建造承包、勞務輸出和設計咨詢。對于我國企業而言,設計和建造通常由不同的兩個公司來完成,極少有建筑企業能夠同時勝任較為高端的項目的設計及建造工作。而在國外,很多項目多要求承接方將設計和建造工作一并承接,這就導致我國建筑企業僅僅能夠承接一些利潤非常低的傳統建筑項目。此外,我國建筑企業缺少對技術的研發能力。幾乎所有的建筑相關研發都由政府的科研機構來主導,建筑企業僅僅是研發成果的被動接受者,不能從工程實際需要的角度開展研發活動,也限制了我國建筑企業研發能力的提高。
2.生產效率較低下。
我國建筑企業在項目施工中所雇傭的建筑勞動力資源十分有限,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用工荒”現象,雖然當前依然能夠維持勞動力價格在國家上的較低水平,但建筑勞動力人力資本水平質量普遍不高。大多數建筑勞動力學歷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相關知識和技能都十分有限,導致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溝通障礙和和施工質量低下問題頻出,這也造成了我國建筑企業生產效率較低的現象。
3.對國外環境缺乏了解。
一方面,我國建筑企業對國外宏觀環境缺乏深入了解,特別是對政治、法律、經濟、人文、自然地理狀況這些對建筑項目影響較大的因素方面,容易引發由于宏觀環境變化帶來的被迫停工,無法收收回前期沉沒成本等問題,甚至會威脅到海外作業勞務人員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在微觀環境方面我國建筑企業同樣對國外施工地區缺乏必要的了解,包括當地施工規范、對環境的保護條例等。由于違規操作以及環境影響問題帶來的投訴,不僅要付出資金賠償,更會對企業的美譽度造成傷害。
三、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可能的機遇
1.全球經濟迅速發展。
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的數量、質量及發達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建筑設施成為發展的首要,因為其關乎一個社會的民生和穩定,更對國家其它領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支持和推進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非洲各國由于技術和經驗的原因,為了滿足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國外建筑企業對本土項目的承建有較多的需求。我國政府多年來扶持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與非洲各國建立了良好的政治關系,增加了兩國建筑項目合作的機會,使非洲成為我國建筑承包的一個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重要海外市場。
2.政府有效的大力支持。
對于建筑企業參與海外項目的競爭,我國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政府認為向海外輸出技術和服務與吸引外國企業來華投資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這些支持主要體現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融資和保險機制的建立兩方面。此外,在建筑業中,政府一直在積極創造機會幫助國內建筑企業參與海外市場競爭,發展和促進同其他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改善海外建筑工程行政審批流程的效率,降低國內承包商的關稅。
四、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面臨的威脅
1.國際競爭日益激烈。
目前國際建筑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非洲作為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要市場,當前面對兩方面的競爭。一方面,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建筑企業也逐漸將非洲作為他們的目標市場,由于其過硬的設施設備條件、技術水平以及高端人才的儲備,在大型高端項目上對我國建筑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另一方面,我國建筑產業人工費用、材料費用和設備成本都增加迅速。雖然,目前它仍然低于西方國家的建筑項目的邊際成本,但面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未來成本的提高會是一個長遠存在并不可忽視的問題,會極大地削弱我國建筑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
2.政治和商業風險增加。
受國際復雜形勢的影響,在政治和經濟都瞬息萬變的海外市場,建筑項目的承接具有著高回報高風險的特點,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承建的項目,其帶來的企業風險更大。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由于政治問題導致的戰爭經常一觸即發,通常不會留給我國建筑企業任何的時間去預測、思考以及完成后續的工作,輕則無法收回成本,重則造成人員的傷亡。另一方面,由于發展中國經濟建設的落后,第一,資金和契約精神的缺乏會產生客戶支付違約等問題;第二,海外國家意外的高通脹會提高項目整體成本;第三,發展中國家外幣匯率經常顯著波動,會直接影響我國建筑企業的最終盈利結果。
五、結束語
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是建筑行業發展的長遠趨勢,為了提高其盈利能力,必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減少并縮小劣勢,把握并利用好機遇,有效的抵御威脅。
參考文獻:
[1]祝碧波.對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思考 [J].價值工程,2015,02.
[2]楊永勝.中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經營模式[J]. 施工企業管理, 2017, 02.
作者簡介:周東(1979.3.28-),籍貫:重慶,工作單位:重慶建工第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