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巴哈爾·依明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心靈的學科,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到的不僅僅是人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能透過語文學到做人的道理,人文知識與做人的態度兩者融合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小學階段又是學生思想啟蒙階段,這階段的學生只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班主任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故此,本文描述了作為班主任的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借助現有的資源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班主任;教學;工作
引言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部分,學生是班級的成員之一,班主任是一班之長,管理班級又是一件復雜、艱巨的任務。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天生優勢明顯。比方說,語文教師較感性,更能深入去影響感動學生;語文教師語言組織能力強,更善于和學生溝通交流,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那么,在實際工作中,語文教師應如何利用這些優勢,使小學生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優秀的青少年呢?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初步感知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但這個嶄新年代,卻需要師者以一種顛覆傳統的方式來授業解惑。鑒于小學生心智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課堂上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創設情境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習熱情,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使學生深入到課文的學習中,高效地理解課文知識內容,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探討課文《晏子使楚》時,可將文章分成三個部分,讓學生去品讀。當學生讀完第一個故事后,提問:晏子剛到楚國時,楚人是如何對待他的?晏子是如何解決的呢?學生則會順著這個問題尋找答案,待學生理解第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再用同樣的方法讓他們去學習第二、第三部分。也可讓他們進行角色扮演,通過對話,請同學們總結晏子有著怎樣的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效引導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課堂教學也會事半功倍。
二、在師生交流中開辟獨特途徑
在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作為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是日常工作之一。一對一的交流費時太多,學生獲得的機會也少,因此,實施起來不太現實。基于此,設立“班級日記”,每天一名學生作為主筆,將當天班級的重要事件或自己的感言等記錄下來;其他學生就該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寫自己當天的感受。“班級日記”一經推出深受大家歡迎。我也主動參與其中,評論學生的文章或回復留言。在這種短平快的近乎娛樂的形式中,師生之間很愉快地進行交流,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在教學工作外,作為教師的我堅持寫教育隨筆,記錄下每天的班務工作感想。發現班級狀態不佳時,不是以紀律或說教為主,而是平靜地為全班學生朗讀我的教育筆記。比如,《如果愛可以重來》、《擦干淚,讓我們攜手并肩》等。這些文字吐露著我的心聲和對班級的期望,有對班級中一些不良現象的剖析,也有對學生的鼓勵、對教學工作的真誠反思。樸實真切的文字使學生深受感動,很多需要解決的班級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每當這時,我會慶幸自己是一名語文班主任。
三、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外閱讀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好的課外閱讀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很大幫助。良好課外閱讀的開展依賴于學生能合理地利用好自己的課外時間,有效完成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任務。班主任老師要稍加引導和督促,促使學生自覺完成規定的課外閱讀任務。為此,可以建立合適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都能對課文進行有效分析理解,去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分析的過程中還能掌握一些閱讀技巧、方法,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而閱讀的核心則是體驗,在閱讀教學中,學生也只有主動參與到閱讀實踐活動中來,學會自主閱讀,在此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活動,不斷豐富他們的體驗,結合實際教學進行拓展,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樣,學生在加強活動體驗的同時,才能更好地去感悟文章,掌握閱讀技巧,在大量的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字素材,在以后的為寫作做好最原始的積累。
四、找準“練筆處”,講究讀寫教學的有機結合
葉圣陶老先生在《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一文中指出:“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是有關聯的,閱讀得其道,無論在思想吸收或技術訓練方面等對寫作都是是極大幫助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閱讀與寫作是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作為語文班主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把閱讀的作用發揮出來,以閱讀引路,實行讀寫結合,這是提高高年級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有些需要閱讀的課文故事性強,可讀性佳;有些則離學生的生活近,易與之產生共鳴;有些文章的情感強烈,對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學生通常會對這些略讀的課文閱讀興趣濃厚。故此,教師可借助學生的這股熱情,進行讀寫訓練。每一篇課文都能找到“練筆處”。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找準“練筆處”,使工具性與人文性在練筆中達到和諧統一,使三維目標在學生的練筆中達到有效整合。但是,由于受教學時間限制,需要教師懂得“取舍”,要將教學質量放在首位,從文章中找出值得學生寫的點,在課堂上騰出時間讓學生去練筆,讓語文教材發揮出最大優勢,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融合中,真正的精髓不是直接管理班級、直接向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自我意識的鼓勵、喚醒與鼓舞,這既是教學的藝術,也是管理班級的最終目標。語文對于小學生是心智的啟蒙教育,對于學生的后續發展意義非常,因此,在新課程實施和貫徹的過程中,作為班主任——學生心靈的導師,要始終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激發對語文學科的探討積極性,真正實現新課程的改革和目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曹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讀與寫雜志,2014,11(11):178-179.
[2] 毛麗娟.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5)
[3] 楊琳.關于語文閱讀教學中經典文學作品閱讀的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