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要:我國的教育正在進行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改革,在這種背景下,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就非常重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國提高公民身體素質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新疆庫車縣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為例,探討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各種素質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學生素質
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在小學體育教育中至關重要。加強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素質培養,需要教師因地制宜,在抓好智育、德育的同時,努力做好小學體育教學。目前,在我國的一些偏遠地區,由于經濟不發達,體育設備投入非常欠缺,在這種背景下,開展好小學體育教學是我國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新疆庫車縣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庫車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屬阿克蘇地區東端。據2009年統計,全縣面積1.52萬平方千米;2013年庫車縣總人口為47.06萬人。其中有維吾爾、漢、回、蒙古等14個民族。近年來,庫車縣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盡管如此,目前一些小學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具體有以下幾點:
1.小學體育教師配備嚴重不足,體育教師團隊建設不完整,男女比例不平衡,教學經驗還有待提高。體育教師接受專業培訓的比例少,培訓的頻率低,培訓項目單一,遠遠不能滿足客車縣小學體育教師的需要。
2.庫車縣的一些小學在制定體育課程設計時的依據較少,缺乏對理論和教材的研究,不利于學生心理結構的構建和體育學習反饋。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設置不全,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計劃完成的原因主要是體育場地器材不足和體育教師相關經驗不足。
3.小學體育教材的選用主要來自統編教材,體育上課形式均是按行政班上課,并且在上課過程中進行分組教學的教師也較少。
4.小學體育教師教學時主要采用的是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以教師教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選擇教學方法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是教師的自身情況和不同的教材,而對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和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的較少。
5.在對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評價和教師教學的評價方式單一,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嚴重不足,用于進行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器材的經費來源單一,沒有充分調動企業﹑家長等社會力量的有力支持。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幾點建議
1.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只有依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充分體現現代學校體育健身性、娛樂性、開放性等特征,增強體育課的吸引力,才能創造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環境,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喜悅,它既能發掘個人的內在潛能,又能培養集體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課學習效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大膽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藝術。如在上課過程中,可按學生性格分組,以利于個性的發展。屬于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活潑開朗,反應快,身體素質往往較好,運動能力也較強;而屬于內向型性格的學生,性格較孤僻,反應較慢,相比前者一般運動素質也較差,運動能力也較弱。在以往體育教學中,往往忽略了這種性格差異的存在。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安排不合理,結果往往是前者吃不飽,后者則吃不消。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按內向、外向型兩種性格分組,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展。
2.訓練學生的耐力素質。
耐力是人體長時間活動中所表現出抗疲勞的能力,訓練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跑步。條件好的學校一般配有跑步機,或設有塑膠跑道。而貧窮落后的農村一般沒有條件修跑道,但農村擁有更好的跑步場地---山坡、草地。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方作為跑步場地比塑膠跑道更有效果。在一些山林地帶,還可以通過爬山的方式,也是訓練耐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3.合理分組,培養小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團隊,團隊成員由教師安排或自愿組合成 4~6 人一組,根據學生的運動技術掌握情況、身體素質、性別和愛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慮,適當調整,使團隊成員間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上形成一定層次的梯隊,能互補,有利于互相幫教活動的開展。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代表團隊的個人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互相競爭,使學生覺得個人“命運”與團隊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了團隊利益,互相吸引,互相激勵,團結協作,積極競爭,努力拼搏,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取勝。讓學生在學習中交流,學習中競爭,在競爭中提高,培養全局觀念、強烈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
個性是決定人的獨特行為和思想的個人內部的身心系統的動力組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體育課的宗旨,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促進身心協調發展的最佳手段。因此,應把個性培養和身體訓練結合于體育鍛煉之中。
參考文獻:
[1]郝燕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2]薛小天.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個性的培養[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 第A1期.
[3]吳茂杰.芻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J].現代教育科學,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