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尼亞孜·斯馬依力
摘要: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旨在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將學生參與課堂中來的最大熱情激發出來,師生共同努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情境的創設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帶來了便利,使教學情境更加真實。信息技術與情境教學的有效整合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更是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的必由之路。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應該圍繞以情境導入課程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材料,為“問題情境”創設奠定基礎,音樂渲染情境,誘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境等四點進行有效性探討。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情境教學
引言
眾所周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比起其他學科具有操作性強、實踐范圍廣等特點,小學生正處在認知結構發展的重要時期,動手操作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故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要認真研究教材和教學目標,采取創設情境的方式指導教學。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情境教學呢?
一、以情境導入課程內容
創設情境是課堂導入的有效教學方法之一。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貼近生活,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對課程的學習也會更積極,他們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抵觸和畏難情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輕,學習效益也能隨之提升。例如,在探討關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有關知識時,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特意將教材內容用演示文稿予以呈現。在放映演示文稿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老師正在使用的展示方式是什么嗎?你們想不想學一學呢?”此時,大家對圖片、音樂、自定義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的演示文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欲望也自然高漲起來。這種恰當的情境創設其實并不復雜,教師只要善于將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并且在加以利用即可。這既能為新課的導入做鋪墊,同時也能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提供了好的啟發。
二、精心選擇教學材料,為“問題情境”創設奠定基礎
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當有充分、豐富的課堂教學材料作為輔助的,這樣也能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度、深度上有一個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為此,需要教師在備課、上課時精心篩選材料,要緊扣教材但是又不拘泥于教材,圍繞教學目標與學習目的,也要適當有所拓展和延伸。在講解新知識時,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氛圍很快進入到活躍期。當然,教師也可以不受教材拘束,結合學生的實際創新教學。例如,在學習“演示文稿自定義動畫”這一課內容時,就可以以“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作為主題,準備一些與之相關的材料,將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教學任務。在探究“畫圖程序”的相關內容時,其中,圖像的翻轉、旋轉、拉伸、扭曲等是這一模塊的難點,教師可創設一個主題。以這個主題為中心展開研究,準備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材料,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指導他們。讓他們都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知識,并且將這幾個技能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經過訓練,學生也能逐漸養成通過仔細觀察——思考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加以學習。當然,在解決問題這一環節中,他們仍舊會遇到很多具體的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再通過不斷的觀察——將問題分解細化——逐一解決,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在這種交替循環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進步。
三、音樂渲染情境,誘發學生興趣
音樂是一劑良藥,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音樂能幫助學生的身心得到有效放松,保持一種好的學習狀態。故此,借助音樂渲染氛圍來創設教學情境是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將音樂與其它表現形式結合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知,使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分析“編輯演示文稿”這一課內容時,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制作出豐富多彩的幻燈片,其中的重難點:教會學生學會插入新幻燈片、文本框、藝術字的方法。所以,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可以在優美的音樂中,播放一個關于“中秋節”的ppt。緊接著,教師就可以導入新課進行幻燈片的插入等操作的講解,效果則理想的多。再如,在教學實踐環節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去營造好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也能愉快地去練習制作ppt。結合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去渲染情境,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也才能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四、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的積極思維通常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發展的。故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依照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問題情境,這樣能制造學生心理上的懸念,引起他們對新知的好奇之心,在好奇之心的引導下去求知,達到求知的目的。例如,在教學“設置動畫效果”一課內容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演示喜羊羊過馬路的幻燈片給大家看。教師要事先設置好動畫播放的先后次序,小汽車先由左到右穿過馬路,喜羊羊再由上到下走過斑馬線。當學生看見動畫時,都會異常興奮,立即自己嘗試起來。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則發現了問題:喜羊羊與小汽車之間的先后順序是如何設置的呢?接著,大部分學生開始進一步自主嘗試,經過自主操作,不斷對動畫的效果進行反復修改,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教師的耐心引導下也得到了有效解決。這樣,師生共同努力,學生很快也學會了設置動畫的先后順序。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且還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探索和掌握知識形成過程及方法。這樣,學生也會對信息技術這門課有不竭的學習興趣,最終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礎課程,枯燥的理論知識和刻板的技能練習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能為信息技術課增添魅力,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得最多的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因此,結合所學內容創設情境,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符合了“生本快樂”的教育理念。這樣我們才能取得出色的教學效果,培養出新時代具有信息素養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占周 引入信息技術 為語文課堂教學創設情境《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年19期
[2]周成平.外國優秀教師是如何教學的[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