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新世紀教育的主流,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更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育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然而,多媒體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本文就多媒體手段在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的利弊進行分析,以便在實際教學中更好的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素質教育;以人為本;道德課堂
伴著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也將告別曾經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時代,而要在繼承優良傳統和發展改革創新中取得統一,必須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機制方面尋求突破和創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用性、主動性上下功夫。因此,教學與科技發展相適應,使先進的科技能為教學提供更多的服務,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如果只停留在課本上幾個簡單的例子和“死知識”上,那就背離了素質教育的目的,無法實現教書育人的任務。所以,在政治課的教學中必須利用投影、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充分發揮多媒體在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的作用,使得課堂更生動,知識更豐富,學生學習更加有動力。
一、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教學材料,擴充課堂容量,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政治課的特點之一是時事性很強,所以在政治課教學要密切聯系時政。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形式單調,材料單一,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能夠接受到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有限,再加上政治課的教材往往一版用多年,教材上的案例多是陳年往事,時效性較差,無法滿足政治課教學的需要。
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加課堂容量,擴充學生的認知空間,豐富教學材料,增加信息渠道。多媒體的直觀性特點還可以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質量。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增強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政治課教學中,是老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的“填鴨式”教育,這樣的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世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利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思想在教學中的貫徹。而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創設豐富的、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進入教學,提高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學生受到多種感官的刺激,更好地開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空間。豐富的材料、幽默的漫畫、深邃的哲理、多彩的圖片,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能更好地體會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堂上不易疲勞,教師只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去引導學生,從而將課堂真正歸還給學生,這樣才能擺正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正確位置,才是真正的“道德課堂”。
三、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達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能夠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所以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即使能將課文背的滾瓜爛熟卻也不知所云。而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給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開拓了廣闊的教與學的空間。心理學認為,人類對于知識的理解總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豐富的資料、聲音、圖片甚至動感的畫面作用于學生的感官,就可以達到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直觀功能,形象而具體地把握教學內容,縮短了學生的認知過程,節約了掌握知識所需要的時間,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四、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體現新時期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也對新時期政治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標準
素質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它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帶著積極性去思考、去學習,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運用最恰當的方式與學生溝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開發。同時,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質疑、選擇、批判、探索、想象和創造,充分展現每個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而政治課更不應該成為枯燥和空洞的理論說教課,而應當充滿時代氣息,緊扣時代脈搏與學生的需求,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的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優化教學效果。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多媒體的使用不宜過頻、過多、過花。多媒體能給課堂教學帶來直觀和生動的“畫面式”教學方法,但對于政治課來說,不是任何一節課都需要多媒體技術的。過頻的使用,不僅不能幫助教學,還會適得其反,失去了多媒體的新穎性和實用性,甚至引起學生的厭煩。多媒體的應用除了不應過頻外,課件的制作也不宜過多,不宜過于花哨。否則,幾十分鐘的課堂就只剩下幻燈片不停地變換,而教師也可能只顧得上按手中的換鍵鈕,忽視了教學的過程。
其次,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不是教學的全部。因此,在教學中不能把多媒體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等同,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讓課件去充當教學的主角。而應當吸取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使傳統的板書與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料,教師的口頭講授與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展現形式完美結合,取得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再次,使用多媒體教學一定要時刻關注學生。多媒體技術本身交互性不強,若教師過分地依賴多媒體,沿著自己制作課件的思路一頁一頁地展示,始終牢牢地控制著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不能“越課件半步”,這樣,就會忽視學生的不同反應,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素質教育了。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益處多多,它既體現了師生互動和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又體現了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與生成性,是體現新課標精神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是我們在當前教育改革下政治課教學的主攻方向。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正確、恰當地把握,根據政治課的學科特點和學科規律,參考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運用,使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佘遠富.改進高校多媒體教學的路徑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3):15—18
[2]李梁.積件時課件:現代化教學媒體演化過程的思考和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8):65—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