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要:作文是初中英語課程設置中的重要一項,在考試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也是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所在。因此在本文中,我將以初中英語為例,具體談談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建議
英語作為我國各階段教育教學課程設置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同時作為與漢語不同體系的語種,英語不論是在語法使用習慣,還是詞匯構成方面都和漢語有著非常大的區別,這也就導致大部分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容易遇到挫折和困難,進而導致英語的學習效果不佳。而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為廣泛的語言來說,在對外交往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對于中國各階段的教育來說,短時間內很難改變英語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所以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方法指導和知識的有效輸出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縮小不同語系之間的學習障礙,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如果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本身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那么寫作就算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難中之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和漢語在知識基礎分類方面有相似之處,詞匯是血肉、語法是骨架,共同支撐閱讀與寫作。而其中相對于閱讀偏重于理解來說,寫作更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表達和輸出的部分,所以對于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要求更為全面,這也是導致寫作成為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大攔路虎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本文中我將結合自己所教授的學科,具體談談如何做好初中英語的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詞匯為“血肉”
眾所周知,單詞是英語中最為基礎的語言單位,和漢語中的漢字有著相同的地位。所以在學生日常英語學習中記單詞是基礎。同樣對于英語寫作來說,基本就是連詞成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過程中,所以作為寫作基石的單詞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詞匯記憶明顯不扎實,那么寫作能力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擴充學生的詞匯量。
首先,從初中英語課本的設置來看,對于學生在每一學期需要吸收的單詞都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每一單元最后都會相應的列出需要記憶的單詞,并對需要記憶并默寫以及僅僅需要記憶的單詞做出了細致的區分。對于這部分單詞來說,教師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好監督和檢查,例如在課堂互動過程中通過固定文章的講解、以及延伸性的舉例造句等方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不斷地重復對單詞擁有短暫性記憶;然后通過布置課下作業等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重復,克服遺忘規律形成長期的記憶。
其次,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科來說,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所列出的單詞,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技能為學生有目的性的擴充詞匯量。例如對于課本中所列舉的僅需背誦,不需要默寫的單詞進行有計劃性的篩選出常用單詞,讓學生和基礎單詞采取同樣的記憶標準;結合課本固定單詞,通過反義詞、近義詞的聯想擴充詞匯量;在備課過程中,篩選出一部分寫作過程中常用的課外單詞讓學生摘抄下來并進行記憶……當然每次擴充的詞匯量要依照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來定。總之,通過課本和課外單詞的擴充兩方面的結合,幫助學生在寫作方面建立起“血肉”,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詞可用。
二、語法為“骨架”
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單詞是能夠讓學生自由的進行情感表達的基礎,而語法則是學生將語言轉化為藝術的根本。沒有語法的作文能夠看懂,但缺乏邏輯與美感,語法和單詞的完美結合才能夠讓寫作誕生出文章,給人以美的閱讀體驗。而初中階段則是學生正式學習語法的開始,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要狠抓語法教學,從而讓學生的英語作文能夠做到“有血有肉”。
首先,在日常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扎根課本。英語不同于我們的民族語言漢語,漢語的語法對于每個說漢語的中國學生來說,在成長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了基礎語法的學習,甚至在寫作過程中漢語思維反作用于語法,開創新的表達方式。但對于英語來說,學生基本不具備英語思維,所以僅僅是基礎語法學習方面都存在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著眼于課本中所教授的基礎性語法,例如一般過去式、一般現在時、將來時等等,尤其是在課堂互動過程中通過舉例造句、帶入文章中解讀等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習的每一個基礎語法都爛熟于心。
其次,在做好基礎語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盡可能地進行較高級、復雜的語法教學延伸,以及精彩短語的補充。尤其是在英語寫作過程中,轉折句、過渡句等都是一篇作文的亮點,而一些遞進短語的使用,則可以給作文更好地層次劃分,彰顯出文章論點、故事的層層遞進。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從課本固有文章入手,畫出具有代表性的語法段落、句子,讓學生進行熟讀甚至是背誦,從而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每節課所學習的語法。
三、量變促成質變
詞匯給文章提供“血肉”,語法為文章提供“骨架”,而想要文章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有靈魂則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通過量變催生質變。
首先,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日常寫作。我在教學過程中最為常用的方法就是給學生布置“英語日記”作業,不一定每天都要寫。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每周兩到三篇左右,字數、內容沒有限制,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達到鍛煉學生積極進行英語寫作的目的。
其次,教師要做好糾錯者工作,不論是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命題作文還是學生的即興日記,教師都要秉持著認真的態度進行批改糾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但通過批改更加明確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的問題,從而起到更好地指導和糾正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發現他人的錯誤過程也是加深學生本身英語能力的一種途徑。
總之,通過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上文中所列舉的三個部分:單詞、語法的結合,外加不斷的練習和鞏固。希望每位初中英語教師都能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英語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