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暉 杜康 陳秋月
摘要: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率呈下降態勢,就業難呼聲日漸高漲,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有利于緩解當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對保障大學生順利就業,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應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探索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徑,旨在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就業;提升;途徑
近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1],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黨和國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畢業生就業能力不僅影響畢業生個人生活和思想,還會誘發各種社會問題,影響我國核心社會的構建和發展。大學生就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當前高等教育的辦學水平和質量,關系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因此,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升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國內外關于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的研究并不鮮見,但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途徑探索還缺乏較系統的研究。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研究現狀
就業指導課題19世紀末源于美國,這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一個嶄新的開端,之后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在高校也陸續設立了就業指導課題,由此,就業指導工作在高校逐漸普及[2]。學者王蕾[3]指出就業指導主要涵蓋了類型學理論等七部分內容。學者冷青峰[4]認為很多著作中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討論分析缺乏系統性及完善性。學者黃權標[5]總結出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原因,并提出針對性建議。學者郭絢霞[6]認為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改善需要政府、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是理想就業的關鍵。
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途徑探索
(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但目前部分高校就業指導偏重就業信息宣傳和就業技能指導,忽視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擇業時更看重薪資待遇和工作環境,而忽視了基層的迫切需求,忽視了國家的需要,另外,大學生社會道德也越來越淡薄,大學生普遍更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卻忽視了社會價值的體現,甚者還有極少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弄虛作假。通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從大學生思想實際和就業實際出發,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將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為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就業擇業觀的思想教育,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全面貫徹大學生素質教育方針。
(二)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就業模式也從統包統分轉向自主擇業。面對新型的就業體質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難免出現種種心理問題。例如,部分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缺乏自信,自我評估存在偏差,甚者在屢遭挫折后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心儀的優秀企業望而卻步。有些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盲目攀比和跟風的現象,對自己缺乏公正客觀的分析,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認為別人的選擇都比自己的好,從而導致不理智就業等問題。因此,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調整就業心態,這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品質,最終實現高品質就業。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利用各種校園媒體并結合微信、QQ等網絡媒體平臺多方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此外,高校還可開設專業的心理輔導課程,并邀請相關專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解,從而更有效的提高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和阻礙。
(三)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積極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可以緩解高校就業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社會就業。高校要以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為目標,整合優秀教師資源,有針對性的開設專業化的創新創業類課程,逐步完善創新創業培養系統,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高校可開展創業類型的比賽讓學生獲得創業的感性體驗。此外,高校還可以選擇一些優秀可靠的創新創業培訓機構、小企業開發中心等進行合作,形成校內校外互動式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有效利用社會各類資源,盡可能為學生創業提供有利平臺。
(四)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指導
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旨在促進大學生發展,從根本上改善大學生就業現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趨勢,無論對求職者還是用人單位,“人盡其才”逐漸成為最高追求目標,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應該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我們在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主動了解自身所處的就業環境、所學專業以及可利用資源等,并對各因素進行整合,為自身發展目標的確立奠定基礎,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畢業生盲目就業,而且有利于實現“人盡其才”,實現社會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總結
大學生就業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大學畢業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能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同時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崗位,全面科學的推進大學生充分就業,才能使學歷教育真正成為學力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海坤,提高大學生就業抗壓能力探討[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
[2] 劉毅,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研究[D]. 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3 .
[3] 王蕾,張延平. 淺談大學生就業觀教育[J]. 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5).
[4] 冷青峰. 美、英、日的大學生就業及其啟示[J]. 學習月刊,2005(04).
[5] 黃權標. 淺議大學生就業現狀和就業指導機制改革[J]. 學校與社會,2013(28).
[6] 郭絢霞. 提高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力的途徑[J]. 教育研究,200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