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良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利用網絡視頻資源,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極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高職翻譯課程教學實踐性強,與翻轉課堂的特征高度契合,兩者有機結合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翻譯課程 翻轉課堂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28-02
1.引言
如今,“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在我國已經得到廣泛實踐。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與其相匹配的課程,只有在那些與其特性深度契合的課程中實踐應用,才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更適合于那些探究性、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課程,而高職翻譯課程就具備這些特征,因此,非常適合使用這種教學方法。
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策略,是一種混合學習方式。它顛覆了傳統的學習環境,將教學內容轉移到課堂之外,通常是上傳網絡,而將傳統上被視為課外教學活動的教學環節,比如作業,轉移到課堂里。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時,學生在家里觀看教師上傳的網絡課程視頻,參與在線互動討論,進行個人研究探索。課堂教學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相關概念、原則、原理及規律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
翻轉課堂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凸顯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做中學,在學中做,從實踐中獲得理論知識,經過課堂上教師的指導和同伴討論,糾正錯誤,鞏固所得。
3.翻轉課堂在翻譯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3.1 制定教學計劃
利用翻轉課堂進行翻譯教學,需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教學計劃。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特征,我們編制了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計劃。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能力的舞臺,教師從課堂教學的主角轉變成教學活動的“導演”,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規律的歸納,進行知識的內化,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將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精簡講授時間,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學習。
3.2 課程資源網絡化、視頻化
由于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在課前進行,因此需要老師教將教學內容視頻化。一段視頻針對一個特定的教學問題,視頻時長從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所有視頻均通過網絡發布,且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課程視頻上傳網絡之后,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在線輔導。利用網站交流工具或者即時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答疑和指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3.3 翻轉課堂在翻譯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我們在應用英語2015級翻譯課程教學中進行了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下面以“段落翻譯(漢譯英)”這一教學內容為例呈現翻轉課堂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3.3.1 課外學習,探索實踐
根據教學計劃,將“段落翻譯(漢譯英)”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要求其課前通過觀看相關教學視頻(內容包括漢英修飾語使用差異、段落連貫與一致性、詞性轉換以及思考題等)在線學習,熟悉、理解視頻中教授的翻譯方法,然后,利用這些方法將任務段落翻譯成英文。整個學習過程由個人活動和小組活動相結合完成。翻譯以小組形式協同完成,組員之間相互討論,相互學習,分工合作,解答相關問題,共同完成段落翻譯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即時交流,答疑解惑,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
3.3.2 課堂展示和知識內化
課堂上,在教師引導下,各小組依次展示學習成果。介紹自己的翻譯思路、所采用的翻譯方法、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采用的解決方法、翻譯體會和感想等。針對每一份作業成果,學生都要求進行討論、評價,找出其中的不足及存在的問題,同時給出修改建議,而教師則給予適時的評價、指導、概括和總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成果展示和討論,對段落翻譯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固化所得翻譯技巧。
3.3.3 翻轉課堂教學評價
新的教學方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方法。傳統評價體系側重終結性評價,無法對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我們根據翻轉課堂的特點,將評價方式動態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每個教學環節的表現都有相應的評測。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發現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從而掌握所學內容。
3.3.4 存在的問題
翻轉課堂實踐中也存在諸如網絡學習參與程度難以監控、團隊合作有待加強以及課堂教學管控等問題,影響到翻轉課堂的使用效果,需要我們再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解決。
4.結語
翻轉課堂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我們在翻譯課程教學中對其進行了實踐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雖然還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依然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