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分層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開始,結合五年一貫制高職校學生管理的實際需要,分析了在學生管理中分層次管理的重要性,同時,在實際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方面,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以主題班會和學生活動為例,充分驗證了在本校的實際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分層次管理。
【關鍵詞】分層次管理 學生管理 五年一貫制高職校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202-01
一、分層次管理在學生管理中的必要性
分層次管理主要由海南大學傅國華教授提出的。分層次管理能精細識別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設計相應的層次管理手段、方法,實施層次對應的有效管理,實現優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減少管理手段、方法層次與管理對象發展層次的不對稱,而導致的管理資源浪費。
五年一貫制高職校的生源是初中畢業生,進校時年齡在15或16歲左右,畢業時年齡20或21歲左右。五年的時光,由未成年人變成了成年人,心理和生理成長變化大。對學校而言,人才的適應性是高職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培養目標中,除了專業技能之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完善的學生管理制度。而良好的學生管理系統是培養人才、發展學校的重要基礎,面對著不同層次(認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學生、有不同需求的學生,必須采用多種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有針對性地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方案,包括合理的考核和激勵措施,切身從學生自身發展入手,才能達到人人成才的目標,針對學生這一復雜的具有時間軸的巨系統,分層次管理勢在必行。
二、分層次進行學生管理的方法
分層次進行學生管理,首先要理清分層的依據。對學生的分層可以根據不同的維度進行,根據不同的維度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層次,而維度的選擇取決于管理的不同需要,針對不同的層次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以按照心智發展歷程為例,學生可以按年級分層。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校,離開父母開始集體生活(大多是住宿學校),需要盡快適應職業學校這個新環境,需要盡快了解職業色彩的特點和職業學校的基本要求,需要學會與人溝通、適應集體生活,學校就應該針對學生這樣的切身需求,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包括專業介紹、人才培養目標、人際溝通技巧,同時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和養成,發現不良情況,要有完善的措施及時進行干預和矯正。
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時間,已經充分適應了學校的自然環境和人際環境,已經比較熟悉地掌握了學校的基本要求和一些學習的規律。主要需要提高的是明確發展目標,開展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做一個愛家、愛校,愛學習、有擔當的年輕人。這就需要學校在日常教學之外,開展一系列主題性較強、針對性較強的校園文化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的學生活動和學生管理中,加強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同時,不斷補充各種知識。
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即將實習或畢業,走向社會,有迷茫、有擔優,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從職業能力的訓練、就業方向的指導、就業形勢的分析、應聘的技巧等多方面進行指導。
以上所有的指導或引導,可以依托校園活動、主題班會、升旗儀式時國旗下的講話、請各類專家來校開展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
三、我系分層次進行學生管理的情況和需改進之處
目前我系學生管理中分層次管理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在學校統一的早讀、晚自習、衛生檢查等,另外,還有學生活動的組織和參與、學生干部的培養方面等。鑒于我系的實際情況,還將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分層次管理,以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讓學生受益更多。以主題班會和學生活動的開展為例,在班會主題的安排方面,目前我系基本上每學期系里統一按月制定主題,所有班級統一執行,這樣的好處在于便于評比,但是高年級學生可能在臨近畢業時所開展的主題有重復現象,且無法體現出低年級和高年級的特點,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學生的切身需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受益性,我們即將從主題班會課的主題入手,按年級進行分層,從而更好地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提高班級學生凝聚力、幫助學生增長見識、提升內涵。鑒于從2013級的學生開始,五年一貫制高職校實行4.5+0.5的教育模式,結合我系學生的具體情況,班會主題可以按表1規劃。
當然,以上只是引導性的主題,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要擴展其他主題。
近期從主題班會和學生活動入手,對在校生中367名同學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班會的主題方面,認為“低年級和高年級的班會主題應該設置不同主題”的約占45.5%,認為“低年級和高年級班會主題相同或不同都可以,只要不枯燥乏味就行”的約占50.7%,認為“沒有必要按照高低年級設置不同主題”的約占3.8%;在學生活動有沒有必要按照低年級和高年級設置不同的主題、開展不同的活動,有傾向性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參與方面,認為“很有必要”的約占47.7%,認為“都可以,有活動就好”的約占34.0%,認為“沒有必要,還是統一好,這樣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同學可以多接觸,互相學習”的約占18.3%。
調查問卷顯示出了學生的真實需求,學校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真實想法,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活動的作用,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貼近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同時帶動整個校園的青春活力,同時切實結合學生年齡和心智的特點,在我系的學生活動和班會主題安排,將一部分進行分高低年級側重開展,保留一部分統一的活動主題。這樣既能保障學生的特殊需求、不浪費資源,同時,也能夠保障全體學生都有機會,使活動的開展更加務實、有效。
四、小結
分層次管理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五年一貫制高職校中有非常多的用武之地,用的恰當會帶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不能只注重形式,有效性才是核心。同時,在實施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將分層次管理融入到整個的校園管理之中,從而更好地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施偉萍.五年制高職分層次德育管理研究.職業教育研究. 2012,7.
[2]龐清秀.五年制高職主題班會課實踐探索.職業教育研究.2013,8.
[3]高俠.突出職業素養的校園文化活動設計及實踐.江蘇教育.2015,7.
作者簡介:
李英(1982-),女,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碩士學位,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講師,主要從事城市軌道交通電工電子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