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超 祁放
摘要:筆者在工作實際的基礎上,嘗試通過多元智能理論應用到通信工程中,認為今后通信工程領域要突出以人為本,充分發掘人的優勢智能,激發工作積極性,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
關鍵詞:通信工程;多元智能理論;應用策略
引言
雖然我國通信工程發展的歷史相比國外而言比較短,但在通信工程制造業和服務業兩大領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通信工程需要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加強通信工程領域人員的再學習、再教育以及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就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特征
而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多元性
由于人的智能是由許多種不同的要素一起構成的,也受到多種不同因素的影響,這些智能的要素是相對獨立的、多方面的,而不同的構成要素之間其實并沒有存在主次之分,高下之別,因此,對待這些智能的要素應當要持一個平等的態度。
(二)文化性
根據加德納博士關于智能的相關解釋和評價之中能夠看出來,智力的評價與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中,人們的相關價值指標有一定程度上的關系。對于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之中生活的人們來說,其對于智力的評價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對于智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三)差異性
根據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環境,個別個體其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及其程度,甚至是其智力的表現形式,都會有著比較顯著的差異,這是由不同的個體的智能特性所決定,任何一個人,都必然會有著自己自身經歷和心理特點相適應的智能表現,和學習的方式。
(四)實踐性
在加德納博士的相關理論中,認為智能主要是個體在發現問題并解決其面臨這些問題時的解決能力,也就是說,智能其實就是在工作或生活的實踐中,積極發現新的知識,從而創新技術和產品的能力
(五)開發性
由于人的智能是由許多不同的要素所構成的,因此從理論上講,人也是能夠兼具多種不同智能的,但是由于人的精力和時間以及外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只能夠重點發展其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智能,因此,對于人們智能的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教育,其宗旨也應當是重點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各種智能,積極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通信工程中多元智能理論應用
(一)以人為主體,推動通信工程知識傳遞的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開始廣泛傳播,以人為本思想應用到多元智能理論中,其中一方面就是突出積極的人才觀。這種觀點的主體特征是每個人獨有自己的優勢智能,都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這種優勢要給予發掘、發展以及得到有效評價。在通信工程領域,應用多元智能理論就要突出每個人的優勢來開展知識的傳遞。在傳遞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引導通信工程專業人才能夠根據自己的優勢、興趣等形成專注領域,這樣容易激發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還應該多舉辦企業高級人才專題講座,通過建立通信實驗平臺、光纖傳輸網、程控交換網、移動接入網等,使專業人才能夠直接進入實踐學習,培養人才思考力、動手力和創造力。目前,多元智能理論應用領域突出了對復合型人才的重視,即在結合每個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更加深入的挖掘人才其他優勢能力、領域,促使人才由單一優勢向多元復合優勢轉變,這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一種思想。
(二)建立多元評價,提高通信工程人員工作積極性
對人員的評價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套標準執行到底,而是需要建立多元的,可更新的評價體系,以評估通信工程人員的自身價值和工作效能。多元評價注重的是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通信工程領域,對于人員的評價要注重必要性與價值性,多通過科學決策推動評價方式與內容的有效性。對于人員的評價要將多元智能評價與日常評價相結合。使評價能夠更加客觀反映人員的價值,能夠激勵人員更加努力工作。在評價內容方面要注重全面性,從通信工程行業結構多維領域出發,注重發展性評價,發掘人員的各方面優勢。在工作領域,人員各方面的素質能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為了通過評價激發員工發展性,評價要將人員納入其中,讓員工能夠清晰的了解評價的指標體系,能夠知道自身如何做、做到什么標準、該如何發揮自己優勢,這樣員工就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也能夠掌握他人情況,形成促進自我發展的動力,這也是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重要意義。評價內容要具有系統性,既要把握前沿性的新技術,更要注重人員基礎理論與技能的掌握,強化人員對基礎性技能和理論的夯實,能夠在熟練基礎工作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吸取先進技術和理論,把這些新思想、新理論、新技術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從而形成創新能力。這是評價內容在今后需要重點發展的方面。此外,評價還應該強化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多元智能評價與日常工作績效評價、工作量評價與效益評價等,突出評價在引導人員的積極性和發展性的作用,多通過正面的激勵評價,使專業人才建立工作自信心,明確自己的智能結構與發展方向,以便更好的投入工作。
(三)實驗設計層次化
多元智能理論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注重所提供的環境的層次性和循序漸進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得到提高。因此,激發學生潛能的實驗環境設計也應具有層次性,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專業技能培養分為通信技術基礎技能實踐、通信系統專業技能實踐和企業認證技能培訓三個層次。分層次教學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各種通信專業智能,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信心。在所有的設計環節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在現代通信實驗平臺上完成自己的獨立創新工作,為平臺的不斷更新做出貢獻,從而使通信實驗平臺的功能不斷得到拓展。在企業認證技能培訓中,應使學生掌握程控交換技術、光傳輸技術和3G技術等,培養學生對通信網絡工程組網的操作和測試的能力。同時,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通信網絡方案規劃、通信網絡實驗自我設計、通信網絡環境自我配置和測試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在該平臺上開展各種創新項目的實踐活動。
結語
多元智能理論是適應現代社會教育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將多元智能理論嫁接到通信工程領域,對人員的教育、培訓以及評價都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企業更加全面認識人員自身獨特的潛力、優勢;能夠幫助員工自己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知道自己的奮斗方向;能夠幫助企業凝聚員工,通過集企業員工的智能于一體,形成通信工程領域的智能群,以促進通信工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曉雯.淺談通信工程發展的前景[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1).
[2]黃彥.淺談通信工程傳輸技術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