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春
摘要: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提高和深化,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強,理解和學習起來比初中數學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的綜合素質要不斷提高,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養成;培養;形成;筆記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績的保證。要想學好高中數學,學生必須養成以下習慣。如:
(1)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課前預習而“生疑”,“帶著問題”聽課,通過老師的點撥、講解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聽課效果。
(2)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通過認真審題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3)要養成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提高運算能力。高中老師常把計算留給學生,這就要同學們多動腦,勤動手,不僅能筆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對復雜運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簡便方法。(4)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有意識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
問題能力共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境中得到培養的。在平時學習中要注意開發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第二課堂、數學競賽、智力競賽等活動。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實例凈化思維,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并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養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展。特別是,教師為了培養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最終達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再次,逐步形成以自我為主的學習模式。
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敗不餒,勝不驕,養成積極進取,不屈不撓的優良心理品質;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認識規律,善于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注重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不滿足于現成的思路和結論,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另外,學會做筆記。
很多同學都存在同一個問題,認為理科不用記筆記,其實事實卻非如此,數學課程不僅要記,而且要記好。當然,什么都記就不是記筆記了,應該針對自身聽課的情況選擇性記錄。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記問題。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于課后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后,便于課后與老師商榷。
記方法。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于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并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后總結,這對于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是學生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的第二次轉折點,數學在他們的考試中又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他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掌握這門課的知識,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找出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升入更高的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