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玲
【摘要】語文學科是人類情感體現較集中的一門學科,也是古今中外文人表達思想感情的獨特的學科體現,相比于其他學科,語文學科更富有生機和活力,也更受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是對學生情感教育和認知改變的最佳途徑。本文就針對初中語文的教學,對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進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并指導他們的實際生活。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情感因素 滲透 探索 思考
初中語文是對小學語文進一步的深入,也是對高中語文更深層次知識探索的奠基。教師在對初中語文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初中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基礎知識和專業體系的教學,更是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教育。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讓學生能對感情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并利用自己的情感認知能力去更好的理解語文教學內容,體會語文情感教學中主人公的情愫。在新課標中也對學生要在語文學習中掌握情感認知這一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規定,所以教師要能在語文的教學中采用恰當的方法處理好這一要求。
一、教師要“忘我”教學,用真情感染學生內心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以語文教學內容中的單純的知識點學習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比如,教師往往會分析文章中的段落、句子、甚至生字生詞,對這些內容進行透徹和大篇幅的講解,而對于文章中作者的主要情感和思想只進行片面的帶過,或者是表面化的帶過,讓學生憑借自身所具有的感情理解能力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完全忽視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和對學生的教育意義。
就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文章而言,每片文章都是作者最佳才華的展現和真情實感的熱情洋溢,都是作者畢生或者是難忘經歷的最好描述和最佳表達,都是他們在文壇的成就和努力的結晶。教師要想將如此的情感因數通過自身傳授給學生,首先教師要嚴格避免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機械講解,在意識上認識情感因素教學的重要性;其次,要能親自體驗和感受到作者的這種情感,與作者達成共識,產生共鳴,這樣才能用自身的情感因素所感受到的真情去教授學生;最后,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的情感去表達和傳授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用自己豐富的學識和見解以及生動的言語和真切的情感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能通過教師豐富的語言描述和情感交流獲得靈魂上的碰撞,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所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二、教師要“移情”教學,用真情撞擊學生心靈
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東西,即能引起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共鳴的事物。教師要能夠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感情線索和能撥動學生心弦的情感因素,以此為教學感情主線索引導學生塑造情感認知。將教科書中文章的情感“移情”到教學課堂上,以此來撞擊學生心靈。
比如:教師在進行課文《斑羚飛渡》的教學時,不能僅僅將文章感情集中在動物生離死別的悲壯中,盡管文章描述生動形象,故事情節也跌宕起伏,令人驚嘆,但是這在學生的印象中可能僅僅就是動物界的“游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舍己求人的高度上,只是在表層上對斑羚的這種做法有肅然起敬的想法,但是內心缺乏真情實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將斑羚的這種感人舉動“移情”到人類身上,去引導學生將情感放在現實的父母身上,讓他們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父愛和母愛去體驗動物界的這種超然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可以理解和感受到自然界動物的美好,潛移默化的領悟到愛護動物和保護生態平衡的真正意義,而且會感受到人間的父愛和母愛的偉大,從而進一步的去知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更懂得感恩。
三、教師要“平等”教學,用情感培養學生情感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有助于相互之間關系融洽,學生在學習和討論問題過程中將不再拘謹,對于教和學中的問題學生可以大膽向老師反映,老師也會認真考慮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看法,這樣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交流,而且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老師也在教學水平上得到了提升。平等教學拋棄了學校里傳統的教學方式,使一種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學一方面在教,另一方面在于育,而兩者中育又是更加重要的,因為只有在育的方面真正喚醒了學生們的意識,在教的方面才會更加高效有用。而育就在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前提是教師要和學生取得一種相對融洽、亦師亦友的關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熏陶學生的心靈意識,讓學生不會覺得教師是高高在上的長輩,而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使得在教學過程中他們能夠充分地去接納教師。育最終要的是讓他們知道學習是一件需要自己主動去追求的事情,學習應該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于新的知識和事物要抱著創新的思維去看待,因此之后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更加認真和專注,學習效果也會更佳,相應地教師的教學也更加輕松有效。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來實現教與學的“共贏”。
四、小結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的教學離不開情感因素的傳授,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因素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用真情實感去感染學生,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去激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要做到不僅能引導學生做到教學內容中情感的交融和聯系,還要做到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默契,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式教學。
參考文獻:
[1]閆宏璽.教育體制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以北師大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學周刊,2017,(11).
[2]田擁麗.試論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以北師大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
[3]王通.注重學科情感滲透豐富學生人文情懷——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談[J].華夏教師,2016,(01).
[4]衛德君.對情感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5]姜蓮玉.文章因情而著,教學為情所行——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及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3,(10).
[6]何南.情感——語文教學的靈魂——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科技創新導報,20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