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
摘要:閱讀是學生重要的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能促進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并享受學習。老師應想方設法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技巧,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還要靠學生平時多讀,多總結閱讀中出現的單詞,詞組,并通過及時復習和多次閱讀進行鞏田。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提高方法
閱讀是學生的主要語言輸入方式,也是重要的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能促進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并享受學習。老師應想方設法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技巧,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那么,英語教師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呢?
首先,在課文教學進行到這一環節,要充分利用課文這一語言載體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對課文進行進一步地挖掘,進入精讀階段。首先要對課文中的長句、難句進行詳細地講解。長句難句中往往包含較多的從句和較為復雜的語法結構,是理解中的難點,學生對這些句子往往是囫圇吞棗,甚至理解錯誤。我結合語法教學,通過分析句子結構對新出現的語法現象進行詳盡地說明,對英語中的一些固定句型和習慣搭配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從整體上加以理解,而不僅僅是字對字的翻譯。通過長期的訓練,幫助學生搬開這些閱讀理解中的絆腳石。
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理解字面上的意義,還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文章的內涵,理解作者從字里行間傳達出的思想,從而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及對所述事物的態度。除此之外,比較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介紹各種修辭手法,都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第三,朗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內涵之后,才能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對所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達到自我欣賞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我要求學生早自習大聲朗讀課文,課堂上也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機會,遇到劇本、小說等課文,我會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英語語感,初步體會英語的音韻美、節奏美,有利于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特殊優美的文段或經典的語句,我要求學生背誦,讓他們達到銘記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第四,僅僅精讀課文遠遠不能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所以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老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英語程度又有趣味的閱讀材料,使他們看得明白,讀得有趣。因此我建議學生訂閱《二十一世紀報》等課外書籍,耐心解答他們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們增加了知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人文素養。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英語教師,我一定把《英語課程標準》中對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目標牢記在心,通過各種教學實踐,逐步達到這一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還應該教授學生一些做英語閱讀題的一些方法。
大家都知道一般高中英語閱讀可分五種類型的題目,每種類型的題目都有相應的解題技巧,掌握了這些技巧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主旨題
(1)文章主旨給出的四種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沒有明確主旨,需總結。
(2)主旨題的解題技巧。不管它出現在文章的什么位置,都作為最后一道題去做,因為做完其他題以后會對主旨的理解有幫助。著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主旨在文章中間的情況(非文首文尾),遇到文章前后段意思轉折,提高警惕。
(二)作者觀點和態度題
作者態度題的解題技巧:作者對某一事物的看法,要么支持,要么反對,帶中立色彩的詞最不可能是正確答案。漠不關心類詞語一定不對,既然寫文章就不會不關心。不要把自己的態度揉入其中,也要區分開作者的態度和作者引用的別人的態度。作者的態度沒有明確提出時,要學會根據作者使用詞語的褒貶性去判斷作者的態度。作者觀點一般與文章主旨相關聯。
(三)詞義題
解題技巧:根據上下文進行推理猜測,兩個原則<1>不管這個詞多超綱,根據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思。<2>不管這個詞多熟悉,都要通過上下文得出其在特定場合的意思。正確選項不是熟詞的常規含義。
猜測詞義的方法:(1)通過因果關系猜詞。(2)通過同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猜詞。(3)通過構詞法猜詞。(4)通過定義或釋義關系來推測詞義。(5)通過句法功能來推測詞義。(6)通過描述猜詞。
(四)推理引申題
1.推理引申題的選項特點與答題技巧
干擾項的特點:只是原文的簡單復述,而非推斷出來的結論,把直接表達當作間接推理。看似從原文推斷出來的結論,然而實際上與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手段變目的等。根據考生已有的常識是正確的,但是卻不是基于文章,一切以文章為準。
正確選項的特點:不是文中明確說明的內容,沒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確選項。正確選項大多含義深刻,不是常識選項。
(五)事實細節題
1.事實細節題的選項特點
正確選項特點:一般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或間接找到答案,但是不可能與閱讀材料一模一樣,而是用不同的詞語或句型表達相同的意思體現中心思想,一篇試題的細節與主旨直接關聯干擾選項的特點:部分正確,部分錯誤。是原文信息,但是不是題目要求的內容。符合常識,但不是文章內容。與原句的內容極為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變動。
最后,在平時做題的時候應該要學生形成某種程度上的條件條件反射,就是看到某種類型的題目腦子中會有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達到最終突破閱讀瓶頸的問題。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這些技巧只是輔助作用,最后還要靠學生平時多讀,多總結閱讀中出現的單詞,詞組,并通過及時復習和多次閱讀進行鞏固。我相信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匯,并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實驗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