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安
摘 要 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是領導干部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事關人心聚散和政權安危,破解意識形態領域的諸多挑戰,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防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搶占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
關鍵詞 領導干部 意識形態 工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D296 文獻標識碼:A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意識形態領域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新思考。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是每位領導干部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長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必須狠下功夫、多措并舉,不斷增強領導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
1當前加強領導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事關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的重要工作,是我們黨執政能力的核心,是事關人心聚散和政權安危的大問題。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歷代中央領導人都高度重視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毛澤東同志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中國共產黨在推翻舊政權的時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輿論上形成了對于舊政權的摧枯拉朽之勢,使它在道義上、理論上、發展方向上喪失了合法性,喪失了真理性,喪失了道義制高點的位置,從而為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取得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我們各方面工作都要圍繞經濟建設來展開,為經濟建設服務。但是,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著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識形態工作。同時,習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從理論層面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精神上喪失群眾基礎,最后也要出問題。習總書記的闡述,糾正了過去我們認識上的一種偏差。人們的生活改善,并不意味著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自然就加強了、鞏固了。所以,總書記這個判斷契合了這個時代的時空方位。物質上出問題,肯定是影響黨的執政安全;精神上出問題,最后也要影響到執政安全。
從現實層面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也就很難守住。這里面我們有很多教訓,比如蘇聯解體和從2010年開始蔓延在西亞、北非地區的各種各樣的顏色革命。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提高警惕,嚴加深思、多加考慮。
另外,當前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諸多挑戰,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首先,西方國家針對我國的“和平演變”一直沒有改變,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斗爭和較量是長期的、復雜的。其次,近年來,以煽動推翻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為根本目的的各種歷史虛無主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再次,當前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人們思想活動呈現出多變、差異化特征,反映出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復雜性。
2進一步提升領導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能力
提升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是領導干部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必須著力在提升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方面狠下工夫、多加思考。筆者認為,提升領導干部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一是要堅持黨性原則,落實主體責任。我們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是領導干部的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各級黨委要切實全面履行主體責任,領導干部要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增強抓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做到敢抓敢管、善抓善管。要統籌兼顧,建立和完善健全意識形態工作機制。
二是要堅定政治信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堅定共產黨人的莊嚴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從政治高度審視和定位問題,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明具有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增強“四個意識”,以堅定的思想政治定力應對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思潮,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抵制和反對各種“雜音”“噪音”干擾,宣傳好黨的主張,傳播好黨的聲音,以實際行動維護中央權威。
三是要筑牢思想防線,踐行核心價值觀。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我們共同的理想信念、堅強的精神支柱和的風清氣正的道德風尚。要正本清源,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增強認知認同,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研究闡釋,既體現理性認知,又反映情感認同,通過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推動社會踐行,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實踐養成、法律政策、公序良俗,以及社會治理、行業管理、公共服務中,轉化為人人自覺踐行的行為準則。
四是要加強理論創新,搶占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我們要主動作為,自覺抵制西方意識形態霸權,積極構建我們自己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通過創新理論、創新宣傳方式,不斷擴大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展現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的強大力量。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人民群眾中的感染力、吸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