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財
摘 要:近幾年來,教育改革在我國實施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得到了相關領域中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并取得了一些較為顯著的成果。對此,簡要地分析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應用提問教學法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成績,希望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提問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在不斷深入實施小學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應用語文知識,進而促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提問教學法加以應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促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現階段應用提問教學法的狀況
提問教學法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說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有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且在實際的應用中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不過,目前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于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首先就是問題的提問不夠清晰,過于形式化;其次是教師在提問以后并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再次是關于問題的思考學生并沒有集中注意力,積極地參與其中;最后就是學生在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并沒有及時地做出正確評價,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較為缺乏,無法激發出學生的興致。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提問教學法的有效措施
1.合理地設計問題
(1)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在對問題進行設置的時候,需要將課程目標研究透徹,并與教材中的內容相結合,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以課文中的難點和重點為依據,要堅持以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為目的,設計出準確、詳細并具有目的性的問題。
(2)要有層次性地設計問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個人肯定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問題的設計不僅要精致,而且還要具有層次感。
(3)要適度地設置問題的難度和數量,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不宜過多,畢竟上課的時間比較有限,太多的提問會影響到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設計有數的幾個問題,教學目標一定要貫穿于課堂的始終,太容易或是太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總而言之,教師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重視起來,因材施教,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
2.要找好提出問題的時機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以實際的教學情況為依據,隨著各個展開的教學環節,將時機把握好,將問題一個個有序提出,問題情景的設置要盡可能地符合學生周邊的生活,促進實踐和理論知識的有效結合,具有懸念性的問題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問題提問時要格外注重關鍵詞,在宣讀的時候要有輕重音的區別,使用準確的詞語和通暢的句子描述問題,并有次序性地提問問題,不能一下子將幾個問題同時提出,保證學生要維持清晰的思維空間。
3.使用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提問
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說法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要注重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讓學生能夠對不同文體的說明方法有牢固的掌握,學生對下一節課會充滿期待,如此一來,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促進提問效果的提升。首先是設問,在將問題提出以后,要停留一段時間,然后再進行回答。其次是追問,在將問題提出以后,通過對學生回答的總結,做進一步深入的追問,最終得到正確的答案。最后是逆問,在提問的時候可以從問題的反面入手,進行假設,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除此之外,因為小學生還沒有足夠的閱歷,知識底子不扎實,提問的問題不宜難度太大。
4.注重對風趣幽默語言的運用
使用的語言具有一定的風趣和幽默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舒適、輕松和快樂的氛圍。在進行提問的時候,教師應該多注重對新奇、幽默語言的應用,使用具有趣味性的語言提出較為普通的問題,使學生認為語文學習充滿了樂趣,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激情,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5.問題解答的思路要具有多樣化
每個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時候都有著不同的角度,要對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大膽提出來,即使是一些奇思妙想的答案,只要有據可依,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不固定的答案,有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發展,培養其創新能力,這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問教學法的應用是較為廣泛的,而且也取得了一些較為理想的成績。通過對問題精心的設計,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進而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促進其思維方式的拓展,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榮虎,馮上榮.走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4):32-34.
[2]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7):184-186.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