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鵬
摘 要: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質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其中思維素質往往是最主要的,而作為培養、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理念的關鍵,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應用研究,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引導科學靈活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來更快地解決各類數學問題。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滲透研究
數形結合思想就是通過有機整合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來更便捷、準確地分析解決數學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滲透,不僅有助于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進一步培養、拓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更直觀、形象且簡單地為學生呈現數學知識,降低學習探究難度。
一、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滲透
概念性知識的學習一直都是困擾小學生的一大難點。對于思維、認知能力還處于形成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講,在理解概念性文字表述內容時經常會遇到重重阻礙,且難以獲得透徹理解,對此,為了有效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透徹、輕松地掌握數學概念知識,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比如:在講解乘法概念時,學生經常會在乘號的理解上存在一系列疑問,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相關內容。在PPT上畫五個蘋果,在引導學生觀察、回答蘋果數量之后,再畫上三排一樣數量的蘋果,之后再讓學生思考回答一共有多少蘋果,以此來將乘法、加法的相同結論引出來,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形象地解釋乘法是怎樣從加法演變來的。最后,教師再展示出十排、二十排這樣的蘋果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來真正體會到乘法的便捷性,并指導學生科學靈活地運用乘法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生動形象的圖畫,不僅可以更透徹、清晰地表達出概念的意思,也能夠讓學生更輕松、準確地掌握知識,甚至還可以獲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二、理解計算過程中的滲透
對數學題目的理解是數學學習探究中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學生若未對題目做出透徹理解,就難以將問題結果準確計算出來。
比如:在解答“鋸一段木頭需要4分鐘,要將一段木頭鋸成五段需要花費幾分鐘?”這類問題時,學生通常都會脫口而出說成五次,進而得出錯誤結論。對此,教師就可以畫一個圓柱體作為題目中的木頭,然后切四刀,以此來讓學生準確理解將一根木頭鋸成五段只需要四次即可。通過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應用,不僅可以透徹、輕松地表達和解決復雜問題,也能夠指導學生對問題關鍵作出準確把握,進而在大幅度提升授課效率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果與興趣的不斷提升。此外,數形結合思想在理解計算數學問題過程中的滲透,在全面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熱情的基礎上,也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出一個系統的數學學習思維。
又如:在解答“家、電影院和學校在馬路的同一邊,家距離學校160米,電影院距離學校260米,那么家與電影院相距多少米?”這類問題時,學生在讀完題目時,通常只能想到一種情況,經常會忽略或是想不到第二種情況。對此,教師就可以采用數形結合思想,畫出距離圖,以此來將兩種不同情況直觀、清晰地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對題目有全面理解與準確解答。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思想的滲透,可以將原本抽象、復雜的問題更簡單、形象地呈現出來,不僅有助于完善學生數學模型的構建,也能夠促進其解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解決圖形問題中的滲透
小學生的空間思維還處于形成發展階段,在思考解答幾何圖形問題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重重阻礙,尤其是在解答:某小學原有一個長50米、寬40米的長方形操場,現在學校要進行擴建,準備將其長度增加20米,而寬度則增加至30米,請計算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這類問題時,教師若不為學生畫出相關示意圖,很多學生都會將增加面積計算成200平方米(20×10=200)。而在教師將相關示意圖畫出來之后,小學生則可以觀察到,其實操場擴建后增加的面積是起亞形狀,而并非是一個長方形。要想將其面積準確計算出來,必須要對其圖形進行分割再進行計算,在此過程中,通過數形結合思想的巧妙滲透,不僅可以優化各教學環節,也能夠在提升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準確性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其思維能力。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應充分重視、加強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
綜上所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組織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對優化課堂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參與興趣,增強學生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科學靈活地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設計更新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全面增強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勇.巧用“數形結合”,妙解小學問題: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7):43.
[2]汪渭芳.“數形結合”天地寬: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0(17):30-31.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