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澍
摘 要:英語這門語言不僅是作為交流的工具,而且也是培養思維的工具。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要注重在教學中善于激發和擴展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主要闡述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培養;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文化意識。由此可以看出:小學英語的教學,僅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單詞、句型、課文、文化意識是不夠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利于學生探究英語,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說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教師要積極創造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只有學生的心情放松了,才能真正融入學習中。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善于創造一種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放下緊張的情緒,真正投入學習中,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比如在小學英語課的導入環節,我通常以歌曲或者游戲導入的方式。在歌曲中,輕松愉快的旋律能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氛圍,將學生盡快從漢語的思維中拉到英語的思維中。游戲導入也是我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這種導入方法能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中,促使他們不斷認真聽講,并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如在學習譯林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在導入環節,我先采用“過關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十人一組進行報數,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報得又快又好。此游戲不僅使學生放松心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快速思維的能力。
二、教師要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運用中將英語思維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譯林小學英語的每一個單元都是一個話題,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情景會話貫穿于教材之中。所以,我們教師要利用教材、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這一課時,本課所講的是中國的四個傳統節日。學生對這些傳統節日很熟悉。教學的時候,我將教室布置一新。貼著福字,黑板上畫了一些爆竹。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感受到春節的濃濃氣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教師引導:(1)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2)What does people do?(3)What does people eat?學生通過開動腦筋回答這三個問題,不僅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而且學生還能借助于這三點提示,展開想象的翅膀,向同學介紹其他相關的節日。在運用中,真正將英語思維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能力。
三、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善于實施創造性思維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創造性思維教學,有利于學生產生思維意識,從而產生出創造欲和勇氣,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善于實施創造性思維教學,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培養學生主動問問題及克服困難的意識。我們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只有學生學會問問題,才能使學生由已知的探索到未知的世界中。例如,在學習譯林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一課時,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本單元的重點How do/ does...?的詢問及...by/ on...的回答,以教會學生表達如何來學校這個話題。在課文導入環節:我向學生出示了自己的一張照片,向學生介紹自己的一些信息,如家庭住址、到校方式等。從而引出本文的話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出示who,where這兩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聽、看、讀的方式,逐步解決問題。因為在導入的環節中教師已經向學生輸入了這樣一個信息:I live near school. I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交通工具的表達方式。接著,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問:How does ...come to school?在學生自己提問及解決這個問題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問:Why does he/she come to school by/ on ...?通過引導學生提問、回答這樣一個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訓練,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英語教學上,教師不要一味側重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和寫的能力,教師更要注重用英語創設良好的思維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一片思維活動的沃土,讓學生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只有學生具備了英語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探究英語,真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川.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2).
[2]劉宏偉.淺談小學英語中的活動教學[J].才智,2015(10).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