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友
摘 要:與小學數學相比較,初中的數學教學擴充了很多抽象的知識。很多剛剛進入中學的學生適應不了這樣的數學生活,進而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由于一些老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某些問題,導致現在一些初中生的數學成績不是非常理想,甚至產生厭學心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現在的教學方法亟須改革,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效率,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知識轉化率。以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進行簡明分析。
關鍵詞:人教版;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法
初中數學是現有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反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老師在教學課堂上必須采取有用的教學方法,從源頭來改變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在數學課堂上,數學老師要進行教學氛圍的創設,老師應該采取興趣教學法,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有趣。
一、在數學課堂中使用趣味教學法的意義
初中數學課堂上實施趣味教學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如果在學習的時候有了極大的積極性,充分調整自己的思維能力,集中注意力,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然而,如果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數學的興趣提不上來,就會使學習效率不高進而導致數學成績提不上來。教育心理學明確指出,具有趣味性的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積極思考、全神貫注,甚至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廢寢忘食。數學學習需要學生運用抽象的邏輯思維,很多學生反映在自身學習過程中會出現思維阻礙,如果這個時候學生沒有學習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便無法提高學習積極性,很難對教材內容進行理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非常重要,興趣教學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積極地參與到思考中。其次,興趣教學法還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教師要培養學生反思和質疑的學習習慣。而興趣教學法就是將學生作為主導,教師要注重活躍課堂氛圍,塑造開放型課堂。以氣氛帶動學習,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能夠大膽提出疑問,而且對教師講學和教材內容質疑,逐漸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在初中數學中施行趣味教學法的措施
(一)以游戲豐富教學內容
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與其他人文學科相比,學科知識較為抽象,知識點晦澀難懂,現在眾多初中數學老師反映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數學沒有興趣。要想在課改過程中徹底改變這一問題,老師在教課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小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游戲中學習數學,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教師講解有理數加法運算律的時候,加法的交換律為a+b=b+a,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堂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加容易
和生動地對概念含義進行理解,教師可以選兩個學生在講臺上站到一起,告訴臺下的學生,張某某代表a,王某某代表b,張某某和王某某站在一起就是a+b,張某某+王某某=兩個人,接著教師可以讓張某某和王某某互相交換位置,再為學生講解王某某+張某某=兩個人,并且在黑板上寫下兩組公式,利用等量代換,張某某+王某某=王某某+張某某,由此推斷a+b=b+a,教師通過組織小游戲,使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學習,并且將加法交換律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二)改變數學教學思路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是由數學老師主導,學生只要負責聽就可以了,在這種單向教學模式中,教師掌控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提不上來,甚至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真正好的數學教學方法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同步參與,而不應該是一方的獨角戲,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適時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自由組合,針對問題展開討論,教師要及時鼓勵和引導理解偏差的學生。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分享學習的經驗,做到取長補短,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共同
進步。
(三)用心設計課堂教學,靈活運用簡易直觀教具
講“三角形的三條主要線段”時,用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上,再把橡皮筋的另一端從這個頂點的對邊的一端移到另一端,來形象地講清楚三條主要線段的各種名稱及特征;講“圓和圓的位置關系”時,筆者用鐵絲制了兩個圓圈,用運動的觀點形象地演示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特別是相交時圓心距和兩圓的半徑關系,學生容易接受;講“一次函數y=kx+b(k≠0)所在象限”時,老師可以制作一個活動教具,生動形象地講清楚了當k和b取各種符號時所在的象限等。上述措施都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充分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
教師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逐漸改進,如果我們能把數學情感教學也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模式,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將會使平淡的數學教學變得生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喚醒學生沉睡的數學潛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新旺.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法的研究與探索[J].新課程(上旬),2014(3):25.
[2]王忠國.初中數學趣味教學淺談[J].新課程學習(中旬), 2015(4).
[3]初延波.新課改環境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