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為依據,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使語文教學貼近高職生活,增強高職語文的實用性,對如何將高職語文教學生活化進行策略探究。本文試圖從課堂教學、寫作訓練和綜合實踐拓展方面做淺顯的嘗試。
【關鍵詞】高職教育 語文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55-01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論對當今有著深遠的影響。陶行知先生主張“生活教育”,其內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些理論內容對我們目前的高職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溝通與生活的聯系,在語文課程中學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在其他課程、其他場合中也可以學到語文,拓寬學語文、用語文的天地。”但是反思我們現在的高職語文教學,形式單一、內容多書本理論知識、脫離社會生活、教學方式比較死板,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如果能夠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為主體,將語文教學轉化為學生的自身需要,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回歸生活,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生活,散發語文教學獨特魅力。
那么如何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活化呢?根據高職語文教學的特點,結合高職語文的教學內容,我認為,要讓學生更多接觸社會生活,面向自然,把生活帶進課堂。下面就幾種方法作個人淺見。
一、課堂教學融入生活之水
課堂上的語文教學應該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能只是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而是將書本內容和生活內容結合起來,和他們的專業需求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時要面對高職生的生活實際,尋找課文內容和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點。
1.閱讀賞析生活化
比如講解散文《荷塘月色》,可以帶著學生去荷塘,我們學校就有一片非常美麗的荷花塘,學生在荷塘邊,把眼前之景和書中作者的描述結合起來,并且讓學生課后去公園等地方,觀看荷塘美景,寫成隨筆。講說明文《南州荔枝六月丹》,請大家分組查找荔枝的資料圖片,制作成匯報PPT,請同學們上臺來講。講《勸學》前,請同學分別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和書本上的內容進行比較,并且闡述求學的重要性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師說》中“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這一觀點符合“教學相長”觀念。學生在生活上,也可以向周圍的人請教,不斷吸取別人的長處來提高自身。只要是對自己的學習成長有幫助的人,都可以拜師學習。《拿來主義》可以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對外來的一些事物,應該如何辨別是精華還是糟粕。現在的學生特別崇尚韓國日本,可以引導他們正確取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教學形式多樣化
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聽說讀寫,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內容包括社會新聞、名人故事、生活趣事等,學生輪流上臺交流分享,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根據課文內容創作小劇本,進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自編自導,這樣學生能輕松快樂的掌握知識。圍繞社會熱點話題進行辯論賽,組織學生搜集資料,分組討論,通過激烈的辯論,學生各抒己見,活躍了課堂氛圍。
在平時課堂上,教師多引進生活中的例子,不要僅僅局限在書本內容,豐富教學形式,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語文知識在生活上也能用得到,這樣能增進學生學習興趣。如果只講課文,脫離現實,學習效果就大大減弱了。
二、寫作教學體現生活內容
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僅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是把自己心里的話說給別人聽,用于工作、家庭、朋友等之間的交流和往來,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高職語文作文教學應結合專業需求和職業生涯,在商務應用文方面多做努力,也可增加隨筆日記心得練筆,與生活接軌,體現實用性,提倡生活作文。
1.應用文寫作
商務應用文的寫作內容多樣,包括文案策劃書、求職信、邀請函、通知、請示、申請書等等。在工作崗位上,學生都會用到這些文體,書本上的案例有限,所以在寫作練習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熱點案例,再結合自己的專業如物流、商務英語、旅游服務等專業需求,有針對性的練習本專業會使用的應用文體,增強實際應用能力。
2.隨筆練習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比如優秀創業故事,體會愛崗敬業和合作精神。學生的隨筆周記中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生活、想法和感受,把生活中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悟融進作文,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感可言。在作文教學中體現生活內容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提升學生情感體驗,增強職業精神。
三、課外拓展延伸生活語文
語文教學以課堂為主陣地,但是社會生活更是為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陶行知先生也提倡讓學生多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教學做結合,我們可以努力讓語文教學在課外得到延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以致用。
1.信息網絡切合生活
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設小型講座,內容如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歷史、名著鑒賞等,這些是對書本知識的補充學習和知識的拓展。帶領學生觀看影片、朗讀視頻、微課慕課平臺上的資料、翻轉課堂模式、線上線下學習方式相結合。在目前信息網絡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的語文學習也要順應信息化的要求,利用網絡平臺上語文學習的素材和資源,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語文學習和交流。
2.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還可以開展語文主題活動,結合高職語文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如“走進家鄉”、“流行風古典味”、“科學歷程報告會”“我們將來的事業”,讓學生以電子或手抄小報、PPT、報告等形式小組合作探究,在班級內匯報交流。還可以多關注網絡論壇或博客上討論的熱點,談談生活中的文化沖突和融合。采用主題活動式教學方式,把書本內容拓展到生活中,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以上僅是自己有限的嘗試,將生活融入語文教學的方式還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探索。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如果僅是書本的,其力量極小,將生活當作教育的對象,力量才能偉大。所以,語文教學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觀,我深有感觸,我們要打破語文書本與生活的圍墻,在開放動態的土壤中學習創新,拓寬語文生活和學習的廣闊空間,通過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培養和塑造學生。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梅云霞.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淵源與演進[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
[3]趙玉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對語文教學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9(10)
作者簡介:
葛娟(1981-),漢族,女,江蘇蘇州人,高級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