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耀鋒
【摘要】小學作為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對學生的知識啟蒙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水平,需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相關工作的教學人員,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在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適當提高閱讀教學的比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作為重點,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學 高年級 閱讀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103-01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響應國家的教育政策,全國開展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創造精神”的教學探究活動。經過研究,教務人員得出:需要抓住課堂活動機會,通過閱讀等活動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要結合語文實踐活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從而實現利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現狀
雖然我國在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結合閱讀等語文實踐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但是一些地區,在閱讀訓練方面雖然有所增加,但是授課仍然以教師作為語文課堂主體,課堂授課觀念以及課程安排,并沒有體現實質性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導致我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只是表現形式豐富了,本質根本沒有任何變化,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
二、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針對高年級閱讀方面教學確實有所改變,有些學校采用每周增加一節閱讀課的形式豐富學生閱讀生活;還有的學校號召家長參與,采用“每日一讀”,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生活的一部分,讓家長可以共同參與的一項親子式活動;還有的學校舉辦閱讀廣角的形式,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推進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活動發展。但是,由于人們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導致我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仍舊停留在表面,沒有實質性進展,筆者認為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1)由于人們生活壓力的影響,家長沒有精力與時間,參與孩子的閱讀活動當中,就算參與也是敷衍應付,導致孩子更加沒有閱讀興趣,甚至也跟家長一樣,應付閱讀活動;
(2)由于人們對小學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視,導致家長在思想意識里面,并不接受也不認同閱讀的益處,導致孩子積極,家長冷場的尷尬局面;
(3)由于很多學校并不具備開展閱讀授課的條件,比如課本課程緊張,或者教師資源不夠,外界條件不允許等原因,導致高年級閱讀教學只是一個空頭口號,沒有實質性內容項目填補。
三、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
1.加強學校高年級閱讀教學環境的建設。教學環境是影響教學效果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高年級閱讀環境,才能促進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效果。
2.加強學校閱讀教學的教學設計。學生每天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教師通過加強閱讀教學安排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語文基礎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語文知識的應用。在閱讀教學設計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手段:
(1)通過閱讀廣角、分組討論課程等方式,豐富閱讀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增加課堂參與。
(2)引導學生正確進行閱讀,通過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加深知識點的理解,更好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
(3)做好閱讀效果信息收集,反饋學生實際閱讀效果,及時發現閱讀教學紕漏,進而適時改進閱讀教學的不足。
3.豐富學校閱讀教學的形式。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參與孩子的閱讀活動,還可以通過開展閱讀課外知識競賽的形式,增添學生閱讀的娛樂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增加家長的閱讀重視程度,認識到閱讀的作用,積極配合學校閱讀教學。
四、結論
語文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本身作為一種知識的載體,在自身的學習過程中,也幫助各類知識技能得到更好的傳播與學習。為了培養出綜合型人才,需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語文閱讀等實踐活動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創新方面的能力。語文教學伴隨學生每一階段,而其中的小學語文,作為語文知識的啟蒙階段,在高年級的語文知識應用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為了讓學生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自我創新的能力,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緊緊抓住小學語文教學,幫助學生發展自我、展現自我、完善自我,以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創新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方法探討;科教文匯旬刊;2015(17):107-108.
[2]水京城;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中華少年;2017(07):97-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