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蘭
摘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的起點,是造就創新人才的關鍵之一。用問題喚醒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思維想象的閘門,學會發現和探索的有效學習方法和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物理教學;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一、問題意識能力培養的意義
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我國頒布的物理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科學發明與創造正是從提問開始,從解決問題入手的,從提問到創新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被動的思維。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精神的起點,是造就創新人才的關鍵之一,是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理教育屬于科學教育,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敢于質疑和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科學教育指出,讓學生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必須在探究發現中進行。如果不親自實踐,就很難發現科學方法的要素和關鍵。物理教學的過程實質就是一個不斷質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規律,更重要的是形成思維的獨立性和發展創新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教會學生如何提問
問題是一種情境,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培養學生學會問“為什么”“怎么辦”,解決問題的欲望會促使他們啟動思維,查閱資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善知識,提升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質在于揭示物理現象的矛盾,動搖學生已有知識的平衡狀態,使他們認識自己已有知識的局限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內驅力。比如在“萬有引力”的學習中,告訴學生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重力則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而產生的,那么“重力就是萬有引力嗎”?又例如,培養學生走進生活、善于提問的意識:“立交橋為什么要修建很長的引橋?”“摩托車在上坡的時候用幾檔好,此時物體的運動有什么特點?是需要較大的力還是較大的速度?可以用什么物理知識解釋?”此刻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尋找答案,從而學會“如何學習”。有些問題比較復雜或本質矛盾隱藏得比較深,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陷阱,讓學生發現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過程的核心,而要培養這種探究態度,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激起學生探究的需求,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論據和論證。
三、鼓勵質疑,大膽提問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疑”是學習的鑰匙,是讀書求知的起點,是增長智慧的階梯。“問題”往往來源于好奇心和懷疑精神。好奇心能使人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引起探索欲望。這種心理引發探求真相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是科學研究獲得成功的前提。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發明千千萬,起問是一點”概括了問題意識的作用。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發現問題是思維活動中解決問題的關鍵,那些富有創造才能的人,大多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他們好問、多問。
沒有探究,就沒有科學,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課外拓展的知識,讓學生知道一部物理學史實質上就是新問題不斷提出,又不斷地被解決的歷史。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很多成就就是在不斷質疑,大膽提問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答案,體驗探究過程中的曲折和樂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學迫于社會壓力等諸方面的原因,還存在“教學圍繞高考轉”的現象,使學生缺乏質疑的意識和習慣,特別是對學生問的超越“考綱”的內容一律不予拓展,抑制了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有的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若干年不變,把物理概念、規律平鋪直敘地全部端給學生,從而壓抑了學生思維。極少數教師害怕學生質疑的一些“古怪”的問題答不上來,會覺得是丟面子的丑事,其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地對學生說一聲“這個問題等我思考一下,找到正確答案再來告訴你”,或者與學生一道查閱資料,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教學中也會出現學生無問題可問,不敢問問題,不善于問問題,問題隨意性很大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不停地“夸”學生,這個“夸”有兩層意思:一是學生提問的針對性強,應該表揚;二是學生提問不夠正確,教師也要從另一角度稱贊,肯定他敢于提問的勇氣和態度。一個肯定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都會讓他們信心倍增。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中必需的教學評價,教師應從多個角度評價學生,重在尋找和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思維、發問的潛在意識和能力,讓學生以質疑為貴,以解疑為樂,做一個真正意義的快樂的探索者。在民主的氛圍中發展他們的個性,造就一代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德鵬,王永春.領悟·創新·提高[J].試教通訊,2004.
[2]孫萍如.創新教育與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