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育是我國教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育模式,而在中職語文教育教學中,由于教育對象本身對知識的認知性和主動接受性要比普通中學生低一些,這樣一來也就給非專業課的語文教學設置了極大的障礙,在這一大環境下急需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來提升中職語文的教學水平,此次主要是從情境教育來分析一下中職語文教學的方式。
關鍵詞:中職語文;情境教學;原則;教學;基礎
前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同時也是其他各個學科前進的基礎,但是在中職院校教學教學中,對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似乎并不是太關注,傳統形式的語文教育模式讓學生對語文這門課程有了一種定性的學習思維,在學生心中認為語文這門課程并不需要太過認真的學習,因為在日長的生活中都一直在用漢字,再加上中職院校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特殊性等因素,使得中職學校對語文這門課程的關注程度并不是太高。這也導致中職語文教學一直處于一種惡性的循環中。基于此,情境教育逐漸走入中職語文教學中,希望通過情境教育來不斷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1.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主要講究的是美、情、真、思四方面的融合。具體實施步驟分為以下幾點。
1.1情境帶入
這也是中職語文教學這種情境教學的起始階段,在開始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對教師的期望特別高,認為教師會給自己非常豐富且有趣的知識點,教師一方也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將學生都帶入到情境教學中,通過教師自身的實際行動來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并不斷引導學生來進行學習。
1.2情境優化
這一階段可以說說是情境導入和課文銜接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預設的情境基礎上,可以通過一些富有哲理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點撥,這是學生的意境也就會逐漸進入到教師預設的軌道上來,隨后教師就可以根據自己設計的情境劇本來引導學生學習。比如說學生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文章中有對荷塘景色的一個描繪,而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充當文章中的主人公,讓學生假設自己就行走在荷塘邊上,讓學生們想一下,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會如何贊美荷塘。教師此時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荷塘的美。這樣也可以讓學生在一種審美體驗中逐漸與文章作者的意境相融合。
1.3在原有情境上創造樂趣
學生通過教師的提示講解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在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主觀認識。其實很多時候教師也可以不按照固有的程序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有自己的方法先感知一下文章的整體內涵,然后再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由于不同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而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之后,學生就可以知道文章中的更多層面。這就擺脫了學生被動接受人物的狀況,學生自發地改動、分析、探討對于課文內容的順利傳達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4情境拓寬
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適度拓展,課文感情學生需要理解,但是學生也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在理解課文之后聯想課文背后的“故事”。藝術雖高于生活,但它永遠源于生活。這也是語文的本質。這也就體現了上文中所提到的“真”,只有在真實的生活情景,課文才能喚醒學生心中的共鳴。
2.情境教學實踐總結
在上述四個步驟都落實之后,教師一方還要注意情境教育的基本原則——美感性原則。這也是情境教育其他步驟順利實施的關鍵,更是情境教育的價值體現所在。學生選擇中職院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一技之長,因此學生接觸的學科基本上都時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而在審美情感以及人文素養這些方面則是出于盲區。語文教學中,美感性教育的實施可以很好的填補這一盲區。想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到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美感,教師運用自己的方法向同學展示語文的美。這時,在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之后,學生已經從審美和情感閱讀中得到了內心的升華。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小斷發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情境教育同時也是時代發展和科學創新的產物,是與時俱進的教育模式。因此我們有理山相信,李吉林老師用其畢生心血所研究出的“情境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生命力旺盛的教育模式。因為“情境教育”從教學對象方而講,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新鮮感中融入課堂;同時情境教育中講究教師對整個課堂氛圍的布置,學生們就可以在教師營造的一種真實的氛圍中體驗課文意境,領會作者感情,德育和智育目標也能在學生的親身實踐中得到真實的滲透。從教授者角度講,教師通過對于課堂情境的精心設置,對于課文意境也會產生更多更深的體會,同時在講授過程中也會自覺地融入課堂預設的氛圍之中,這樣的課堂就逃脫了和日十巴巴地“念課文”的魔咒,也結束了老師“撕心裂肺十喊”、學生“沒心沒肺沉睡”的局而。教師與學生有了交流、有了溝通,課堂才能真正活起來,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和諧的雙贏的課堂。真心希望“情境教育”這一模式早日生長為中職教育泥土中的一朵奇葩。
結語:
中職語文教學是中職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要認為學生進入到了中職院校,語文這門學科就不重視了,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更是核心,只有學好了語文這門學科,才能夠以此為基礎學習好其他學科的知識。而情境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很好的提升了中職語文教學的整體教學水平,提高了中職院校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這對于今后中職院校的發展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燕學敏;婆什迦羅的數學教育思想研究[A];教育的傳統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2]婆什迦羅的數學教育思想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李立飛;用心體驗“細節”,用情品嘗“卓越”[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王玲;學會感動 以情育人——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徑[A];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5]馬麗芬;情理合一 以實為本——傳美教育課的介紹[A];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三卷)[C];2014年
作者簡介:齊麗達(1982.12.02)女,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