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岳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師也相繼對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并且還嘗試著在新的教學中滲透新教學理念,但是,就現階段的初中化學教學效果來看,只有少部分的學校成功地將新教學理念應用好了,絕大多數的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都出現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要想徹底地改進初中化學教學,就必須轉變教學的方式,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已經顯得有些落后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注重實驗教學,讓課本知識生動地詮釋化學實驗。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自主
隨著教育的改革和優化,越來越多教師開始重視課堂實驗對教學的作用,教師也紛紛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教學活動,但就教學的效果而言,實驗教學的方法仍然是良莠不齊,教學的效果不明顯,學生的實驗能力沒有很好的提高。
一、現階段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缺陷
(一)學習實質被改變
實驗學習的實質是學生在通過動手操作后,對化學實驗的原理及變化過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化學的反應有了自己的思考,但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都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了自身上,過于突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嚴格要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的學習,認為學生只有熟悉了化學用語,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學的成績才能被提高,而忽略了實驗對學生的作用。導致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對實驗的理解不夠全面,只注重實驗的結果,卻不注重實驗的過程,使得整個實驗教學的過程缺乏探索性,這與實驗教學的本質相違背,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來教授學生的話,其結果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
(二)學生的能力被限制
這種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精神高度緊張,對于實驗中的現象產生畏縮的心理,不敢自由發揮自己的想法,使得實驗教學過于死板。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實驗的結果,讓學生對實驗結果有了一個固定的答案,使得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對教材中的標準答案有盲目的追求心理,導致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實驗結果與教材答案不一致的情況,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錯了,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打擊,長此以往,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徹底喪失。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對應策略
(一)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
對于上述的問題,教師應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挖掘化學實驗的樂趣,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自覺地加入實驗教學活動中,才能由內而外地接受實驗教學的模式,對實驗教學的內容,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吸收,并將知識靈活地運用。所以,教師在實驗設置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實驗設計得耐人尋味,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地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探索、合作、自主學習的教學目的。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到問題,挑戰問題,才會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是具有很大幫助的。
(二)注重實驗的過程
化學的學習是建立在化學實驗基礎上的,化學教材中的大多數知識都是只有通過實驗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所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實驗的過程,不能僅僅依靠實驗的結果就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那樣的舉動顯然是缺乏思考的,過于武斷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方面地對實驗進行思考,充分考慮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儲存,將學生的科學素質作為教學的基準。比如,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從實驗的實施中自由選擇實驗的伙伴,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學習,因為有效的實驗學習技能能讓學生在小組之間互相監督,還能讓學生在面對實驗現象時,有多方面的參考建議,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養成。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化學實驗的現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初次接觸這種教學方式,難免會對化學產生一些錯誤的想法,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很好的了解,讓學生對自己的各種行為做出規范,在觀察中養成嚴謹的思維方式,對實驗現象的敏感有一個較好的提升,能及時記錄下不同的實驗現象。對于實驗中出現與教案答案不符的問題,學生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讓學生樂于面對實驗,積極動手實踐,通過增加學生參加實驗教學次數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實驗教學對自身發展的推動作用,以此達到培養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學習的目的。
總而言之,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是初中化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經過初中時期的學習后,對社會上的事情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化學的感受也隨著教育學的不斷深入,逐漸變得重視起來。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于學生的建議,要準確地做出篩選,讓化學實驗教育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個性,全面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祁國偉.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學周刊, 2016(29).
[2]李素軍.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J].學周刊,2016(26).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