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中華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響應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優化,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分析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設計教學時,教師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設計開放性的題目,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實現素質教育下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優化課堂;概念教學;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8-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8.058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優化,借助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掌握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開放新的題目,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他們深入探究數學知識,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加強概念教學,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是基礎教學,只有讓學生清晰準確的理解數學概念,才能正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概念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概念,從中抽取主要信息進行分析,在反復閱讀和思考中掌握概念的本質。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數學方法進行理解,使概念學習更高效,使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更扎實。例如,在教學“基本初等函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函數圖像來理解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的概念,使他們掌握函數關系式以及變量之間的關系。加強概念教學,讓學生深刻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在分析數學問題時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正確數學知識進行解決,為提高他們的數學探究能力打好基礎。
二、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優化教學內容
多媒體和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給高中數學創新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數學教材中的抽象概念直觀化,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理解,有效突破重難點。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各種物體的三視圖,讓學生在認真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對三視圖形成感性認識。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根據三視圖畫出直觀圖或根據直觀圖畫出三視圖。在學習和操作過程中,學生對三視圖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從繁重的板書工作中解脫出來,又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的學習,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指導,使他們能有效掌握多媒體展示的內容,在直觀情境中掌握重難點,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三、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入發展
數學學習是一個思維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和考慮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思維深入也在不斷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在具體情境中分析和探究,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中的內容設計問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內容,隨著思維的不斷深入,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解決這些問題。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數學水平,提出的問題難度要適宜,要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他們主動思考解決這些問題。在問題情境中,教師和學生利用問題建立了聯系。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并適時進行點撥和啟發,讓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順利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四、設計開放新的數學題目,激發學生的探索積極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設計開放性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探究和思考。在探究開放性的題目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改變定式思維,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題目時,可以是對教材內容的拓展,在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提出更深層次的題目;還可以是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等開放性的題目。教師不要給學生限制條件,而是讓他們充分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從獨特的角度找出題目的答案。由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在分析這些開放性的題目時切入點也不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些題目,有利于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設計開放性的數學題目,根本目標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學生數學基礎上設計題目,使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完成這項開放性的題目,激發他們深入探究的興趣。
五、注重課堂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心
在高中數學新課改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時,把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讓學生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樹立學習自信心,找出自己的缺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在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時,教師要注重課堂評價和階段性總結評價,讓學生在每節課上都能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樹立自信心。階段性總結評價能讓學生對一段時間的學習進行總結,找出學習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學習。在選擇評價方法時,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除了教師評價,還要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找出對方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并指出存在問題的地方。通過相互評價,讓學生能更清楚自己學習和努力的方向,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更加關注后進生,要多采用鼓勵和表揚的評價方式,深入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在教師的激勵下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主動進行探究,把以前遺漏的知識點進行學習,使數學能力不斷提高。多種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樹立了學習自信心,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數學潛力,使高中數學課堂得到優化,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總之,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基礎教學,讓學生通過認真學習掌握數學概念,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他們在分析問題時能夠從單一的思維方式中走出來,從多個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培養他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增加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在主動學習中取得進步,推動高中數學課堂的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 何君林.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研究[J].中華少年,2015(18).
[2] 孫艷寧.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115.
[3] 葉海濤.理性借助多媒體,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23):93-94.endprint